记者 刘武明 芳菲始盛,春意正浓,我市春耕生产已在一片热火朝天的集中育秧中悄然“发芽”。 近日,记者来到上栗县东源乡羊子村、竺塘村一探该乡集中育秧、春耕春种的图景。 “农时误不得,三天前,我们就按照乡里的要求进行早稻集中育秧了,半个月后就可以向周边村庄供苗。”村民小李告诉记者。在东源乡的一处集中育秧点上,村民们冒着细雨,在泥泞的田间抢抓农时,摆秧盘、铺底土、撒种子、覆盖土、拱竹覆膜……奔忙在田间地头耘垄育秧。为了不误农时,村民们每天早上7时30分开工,下午5时30分收工,中午就在田间地头吃盒饭,晴雨不误育秧工。 青山绵绵,苍翠欲滴,田间的农民忙得正欢。羊子村集中育秧基地连片覆盖着薄膜的田里白浪连绵。东源乡将土地抛荒治理、“非粮化”监督整改作为常态化工作推进,提前谋划春耕备耕工作。该乡将任务分解下达到村到户到田,明确责任主体、实施主体、种植主体,早稻生产工作纳入村级目标考评,在羊子村打造统一育秧点50亩,可栽种面积1750亩,并在竺塘、江岭打造集中育秧点。 “‘秧好一半禾。’水稻丰收离不开好的秧苗。”正在田里忙碌的马清云师傅告诉记者。65岁的马清云是羊子村的种粮大户,租种了1000多亩农田。他说,集中育秧具有省种、省肥、省工、育壮秧等优势,是提升早稻抗风险能力、提高早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育出的苗壮实,是夺取丰收的基础。据悉,为了育好秧,该乡将补贴基地40余万元。马清云已经先行垫资10余万元,共育种了5000多公斤种子,可供周边村庄近2000亩农田抛种。 上栗县作为我市粮食生产大县,将稳早稻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通过镇村干部联大户、加大政策支持、种粮大户带动、打造集中育秧示范点等方式,鼓励农民集中育秧、扩大早稻种植,为粮食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