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笔记一支笔,家长里短总关情;一杯清茶一张凳,夜话民情聚人心。”在张佳坊乡,几条凳子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村干部、村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商讨村里今后发展思路。 近日,瞿田村党支部书记朱升基召开一场“屋场贴心会”,这场“贴心会”村干部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春耕备耕、环境整治,乡村发展等工作进行了宣讲,解读一些最新政策,听取了群众对村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瞿田村以“贴心会”为契机,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做好群众的解答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宣传好党的政策和方针。 “白天大家都很忙,只有趁着晚上大家休闲的时间聚在一起,了解大家对村里工作的想法,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我们直接说。”李家坊村党支部书记钟建国开诚布公地跟前来交谈的百姓说道,一下子就拉近了和村民的距离,拉开了这场“屋场贴心会”的序幕,打开了老百姓的话匣子。 “钟书记,村里现在环境整治做的这么好,自从家禽圈养后,村里不像以前一样到处都是家禽的粪便了,干净许多,要继续保持呀。”村民笑着说道。 就这样大家“七嘴八舌”地聊了起来,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杨佳田村在村委会旁召开了“屋场贴心会”,“贴心会”上村民们说困难、提建议、说诉求,热闹不已。杨佳田村党支部书记杨奇武了解到村桥头路面下雨天有很大的积水,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会后马上联系相关部门,与乡政府联合一起解决了此问题。 杨奇武表示要切实把“屋场贴心会”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充分结合起来,作为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的有效载体,以实打实的为群众及时解决小问题、小纠纷的方式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会缩短心与心的距离”。近日,裕丰村党支部书记朱和萍把日常工作与“我为百姓办实事”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晚上空闲时间,来一次不一样的“夜生活”。 没有主席台,只有几张凳子,在住户较为集中的屋场举行“屋场贴心会”,让服务群众零距离,也让政策宣讲覆盖面广、参与人更多,收集意见建设更加广泛。 在张佳坊村毛宗德村民家中,张佳坊村党支部书记张军正在召开了一场“屋场贴心会”。现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村委会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张军对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对于能现场答疑解惑的问题,现场进行了回复,对于会后需要研究部署的,都详细记录并表示会定期反馈、逐一解决。 村民们纷纷表示,在“屋场贴心会”上村民可以为村委会建言献策,村干部和村民也可以为有疑惑有困难的村民出谋划策,是一场暖心会。 ![]() 今年以来,在张佳坊乡,像这样接地气的“屋场贴心会”开的越来越多了,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哪个家里有矛盾,哪个政策不清楚,会议就在哪个屋场里开起来。不设发言席,没有讲话稿,党员干部与群众坐在一块儿,面对面交流,距离感消失了,急难愁的事情解决了,引导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也打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