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五陂镇 查看内容

安源:多点协同驱动 探索城乡融合新路径(图)

2023-4-18 15:39|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大江网萍乡频道

摘要: 安源区五陂镇一角(五陂镇 供图)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徐文、李雪瑶、杨勤报道:“城市有城市的魅力,乡村有乡村的美好,现在待在哪里都很好。”正在安源区五陂镇十里花溪赏花的游客王玉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
安源区五陂镇一角(五陂镇 供图)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徐文李雪瑶杨勤报道:“城市有城市的魅力,乡村有乡村的美好,现在待在哪里都很好。”正在安源区五陂镇十里花溪赏花的游客王玉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城市高楼林立,数字化、智能化的治理让群众生活更加高效便捷;乡村美景如画,特色化、产业化的发展让群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近年来,五陂镇通过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并从百姓最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用水、环境等民生问题着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立足实际 要打好基础更要做出特色

  四月初,正是五陂村村民李国萍的农闲时间,早上忙完后,时间还早,他便会搬起一张板凳就在家门口坐下,抱着一杯清茶就能静坐一上午,有时相熟的村民也会围坐过来,一起下下象棋、聊聊农村趣事,好不自在。

五陂镇五陂村一角(李雪瑶 摄)

  “以前哪有这样悠闲的时候,这几年村里弄得越来越好了,我们要操心的事也少了。”村民李国萍感慨道。

  原来,李国萍家的房屋在路边上,路窄周边又是土,车一来家里全是灰,连带周边种植的蔬菜收成也不好。近几年,五陂村为了经济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思路,利用周边区位优势,探索实施“服务创收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引进金桥焊材、栢晟电子、佳化能源等企业投资落户,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40万元。有了资金支持后,五陂村大力推行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沥青路全覆盖、自来水全覆盖……五陂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如今,看着家门口的沥青道路宽敞平坦,花坛里的植物郁郁葱葱,红色记忆广场美观整洁,李国萍不禁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五陂村改造对比图(徐文 摄)

  五陂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彭斌告诉记者,不仅是打好基础更要做出特色,五陂村立足当地实际,深挖红色资源,建设红色电波先驱宋侃夫生平事迹陈列室、红色书屋等红色阵地打造红色研读基地,深化红色名村品牌建设。近年来,五陂村接待学习参观近3000人次。

  “我之前在厦门工作,前段时间回到家乡,发现变化真的很大,现在我也准备长期在家乡工作了。”五陂村村民肖春良笑着说。

  破局谋变 产业链从“单一”到“多元”

  “看到越来越多人喜欢我们家的蔬菜,采摘也不觉得那么辛苦了。”聂飞霞笑着说。原来,聂飞霞和丈夫一起承包了10余亩蔬菜基地,近年来长潭村的蔬菜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品尝。

  谁能想到在2018年前,受地理位置和产业形式单一的影响,拥有全国“一村一品”蔬菜基地招牌的长潭村,却欠账500余万元。近年来,长潭村将废弃垃圾场改为蔬菜冷库、以公道的价格收购村民的秸秆用于村集体经济控股的养殖场、成立常兴生态合作社深化蔬菜加工产业链……一件件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同时,也让长潭村村集体经济由负转正,长潭村如今村集体经济已经近100万元。

聂飞霞正在采摘蔬菜(李雪瑶 摄)

  “传统的种植不能带动长潭村的产业发展,为此,我们在做好产业服务的同时,也在探索种植业转型发展的破局之法。”长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陶礼鹏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村“两委”不断探索下,长潭村打出了蔬菜加工厂和养殖场2张“王牌”,利用项目优势拓宽产业链,大力发展“蔬菜种植—蔬菜加工—牲畜养殖”的种养结合绿色循环模式,探索短视频、直播电商等新渠道,走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康庄大道。

  如今蔬菜加工厂已经装修一新,设有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腌制车间、分选车间、灭菌灌装车间、包装车间等。项目投产后将增加就业岗位近300个,同时带动1000余户农民发展蔬菜产业化经营。

  织线成网 “安源红”凝聚成“幸福红”

  “黑糖陈皮姜、四物汤膏、豆皮麻辣、鱼丸、盐果子……这些都是我们志愿者手工制作的,喜欢的可以下单了……”在安源红“邻里之家”三湾服务站直播间,负责运营五陂镇辖区内安源红邻里之家的五陂镇驻站社工郭琴正在为直播间直播带货。

安源红“邻里之家”三湾服务站直播间(郭琴 供图)

  据悉,安源红“邻里之家”三湾服务站设立了特色直播间和手工作坊,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发展。同时,服务站还开设了中医养生馆、阅览室、棋牌室、童心港湾等多个功能室,成立了以党员干部带头的志愿服务队,为行动不便居民提供免费配餐,联合医疗机构提供实惠便捷的诊疗服务,根据老年人需要开展定期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在从事社会工作前,我没想过这份工作能赋予我这么多能量。现在我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需要帮助的人,有这么多我们可以做的事。”郭琴说。

五陂镇智慧大屏(徐文 摄)

  近年来,安源区依托“幸福360工程”“六社联动”、安源红“邻里之家”等工作服务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根据各社区(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网格单元进行服务,通过网格化管理和数字化支撑相结合,让像郭琴这样的社工、志愿者和党员连点成线,织成了一张“千家网”,也聚成了一片“幸福红”。

  基础建设的同时做出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谋求创新、社会治理的同时织线成网……近年来,安源区五陂镇多点协同驱动,探索出了一条城乡融合的新路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