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区 查看内容

【昆仑2023】辗转千里丨湘东公安破获跨省制售伪劣化肥案!

2023-4-25 10:38|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为深入推进“昆仑2023”专项行动,湘东公安聚力聚焦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重点农资产品,加大对套牌生产、侵权假冒、非法添加隐性成分等农资领域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坚决维护农民兄弟的合法权益。近日,湘东公安 ...

为深入推进“昆仑2023”专项行动,湘东公安聚力聚焦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重点农资产品,加大对套牌生产、侵权假冒、非法添加隐性成分等农资领域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坚决维护农民兄弟的合法权益。近日,湘东公安成功破获一起跨省制售伪劣化肥案,现场扣押假“水溶肥”30吨,涉案价值20万余元,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

农民购买到“假化肥”

今年3月初,正是农业春耕备耕关键时节,排上镇农民怀疑自己买到假化肥,后经送检结果核实,该农民购买的“功能性颗粒水溶肥”不符合国家标准,属于伪劣产品。

分局食药环大队全面走访摸排,发现排上镇有多名农民购入了此伪劣化肥。为保障春耕生产、守护粮食生产安全防线,湘东公安联合湘东区农业农村局迅速抽调警力,成立专案组攻坚侦办。

犯罪团伙露出端倪

经缜密研判,专案组掌握了流入湘东区伪劣化肥的制假售假团伙的组织脉络和制假窝点情况。

经查,该团伙采取流动销售方式,伺机在当地选择隐匿储存点,以请吃饭、集中授课培训等方式诱骗农民购买假化肥。期间,“讲师”朱某夸大“功能性颗粒水溶肥”的作用进行虚假宣传,让当地农民信以为真,进而大量购买遭受损失。

雷霆出击统一收网

专案组先后辗转广西、山东、河南等地,来回奔赴里程3000公里,于4月上旬一举捣毁该犯罪团伙。经查,该团伙为牟取暴利,罔顾农民利益,制造伪劣化肥诱导农民购买,造成多地农户经济损失。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湘东公安将持续推进“昆仑2023”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制售假劣农资犯罪严打高压态势,主动加强与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的交流协作,协同开展涉农领域专项联合整治,不断强化源头治理和长效治理,进一步净化农资市场秩序,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群众“米袋子”“菜篮子”安全,确保农民兄弟稳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辨别真假化肥小技巧

一、购买肥料前

请到有营业执照、固定场所的肥料经营门店购买合格产品,并索取相关销售票证,不要随意购买外来人员进村下乡兜售的肥料。

二、购买肥料时

1、看清肥料名称及商标,肥料名称是不允许有夸张性的语言。

2、看养分和总养分,单一肥料应标明单一养分的百分含量,如尿素含量46%或46.2%,氯化钾:60%,硫酸钾:50%;复混肥料应标明N、P、K各百分含量和总含量,如:N:P2O5:K2O=15:15:15,总养分45%,则表明该肥料为总养分含量为45%的高浓度复合(混)肥;N:P2O5:K2O=13:5:7,总养分25%,则表明该肥料为总养分含量为25%的低浓度复合(混)肥;以及产品标准规定应单独标明的项目,如含氯、枸溶性磷。国家规定,不得将氮磷钾元素以外的其它元素或化合物记入总养分。

3、看产品的标准编号。国标为GB开头、化工部行业标准为HG、农业部行业标准为NY。

4、看生产许可证号。凡是纳入许可证管理的肥料产品需办理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分为两种格式,一种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带有“许办”字样,有效期6个月;另一种是工业产品生产正式许可证,有效期5年。

5、看肥料登记证号。根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三条:对经农田长期使用,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下列产品免予登记:硫酸铵,尿素,硝酸铵,氰氨化钙,磷酸铵(磷酸一铵、二铵),硝酸磷肥,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氯化铵, 碳酸氢铵,钙镁磷肥,磷酸二氢钾,单一微量元素肥,高浓度复合肥。如果您买到的肥料如“复合氮肥”之类的,都是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登记核准生产的,如没有相应的登记信息,有可能买到的是“假肥料”。

6、看包装上是否有生产或经销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7、查包装袋封口。对包装封口有明显拆封痕迹的化肥要特别注意,这种现象有可能掺假。

三、购买肥料后

保留“三证”(购销凭证、包装、产品)。购买肥料时要向商家索要销售凭证;其次保存外包装袋;再者保存产品样品;确保购买的肥料出问题时候可以作为索赔的证据。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湘东公安始终保持对涉农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追踪溯源 全面打击全力维护农民兄弟切身利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