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晨 近日,走进上栗县东源乡桥头村,最先看到的不是村子,而是水和桥。夕阳西下,村民们赶着耕牛走过小石桥,石桥下的水清澈见底,几尾鲤鱼欢快地跃出水面,犹如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悠然画卷。 “以前村子里的河水浑浊不堪,水面经常飘浮着垃圾和枯枝。2019年在村干部们的带领下,我们桥头村开始了废水变‘肥水’的污水处理之路。在这之后,村子里的环境慢慢好起来了。”桥头村党支部书记何慕峰介绍说。 桥头村邀请相关专家到村里进行实地考察,根据专家建议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模式。污水从农户家流出后,经过三格化粪池处理,通过管道收集到隔油池,然后通过3至9立方米的大号三格化粪池进行二次净化。大号化粪池的选址靠近草场、果园、菜园、油茶林,以及方便小型吸污车通行的地方。水体净化后根据村民需要进行综合利用。 “村里回收的污水有一部分直接通到我们农户的菜园,为我们灌溉菜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见到笔者时,村民何海珍正打开自家菜园里的圆形井盖,用一把长木勺在井盖下取水浇灌农作物。桥头村主要通过3种方式对污水进行综合利用,第一种是通过滴灌系统进入果园或者油茶林,第二种是用吸污车运送到农田进行施肥,第三种是农户自取浇灌菜园。 “自从采用新型污水处理模式后,我们村里又回到了以前那段水清鱼跃的时光。同时,我们家每年还可以节约近90公斤水,我认为这是件造福桥头人民的大好事。”村民何主生说。在村干部的解说与倡导下,农户主动要求把污水处理中端设置在菜园,直接利用压水井取水浇菜,不仅降低了种菜成本,还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让废水变“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