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新时代一项重大国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新时代一项基础工程。 两者如何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是一项全新的实践探索主题。去年以来,上栗县创新党建方式方法,在全县农村党组织全面开展创建“红旗党支部”活动,让党旗飘扬,助力乡村振兴,书写出一份精彩的新时代答卷。 “红旗”撬动乡村振兴“新支点” 在县委“124563”发展思路的指引下,上栗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喜中有忧。2018年9月,省委巡视组巡视发现并反馈问题:党内正向激励不够,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不足。 问题不容忽视,破解迫在眉睫。 抓党建是最大政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农村,最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也在农村。上栗县委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实施党建整县推进工程,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全面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培养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 如何找准支点,破解难题?上栗县委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结合农村实际,在充分调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以“红旗党支部”创评为抓手,实现党建强、乡村兴的战略目标。 “红旗”舞动乡村振兴“指挥棒” 党旗映栗江,新景入眼来。位于栗水河上游的鸡冠山乡豆田村一派祥和安宁、创业致富的新气象。 把红旗扛起来,把标杆立起来,让活力迸发出来。2018年9月,上栗县农村“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全面启动。 县委书记肖妮娜介绍说:“推行‘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是全面落实“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的集中体现。通过创建引导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树立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激发村“两委”干部和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在工作中争先进、立标杆,示范带动全县农村各项工作整体提升。” 推动创建,顶层设计是“指挥棒”。 创有目标、干有方向,县委将“红旗党支部”划分为“党建+强村富民”“党建+生态宜居”“党建+乡风文明”“党建+治理有效”四种类别,各村党组织可根据村情实际确定创评类别。基于“跳一跳,能摘到”的创建思路,在全县154个村党组织中,每年评选20个“红旗党支部”。 ”设立前置条件,突出党建引领。结合县情实际把抓好党建基础、队伍建设、脱贫攻坚、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重点工作作为评选的必备条件,分类制定创评标准,每类都从‘党建基础过硬、引领作用突出和工作成效明显’三方面进行细化。”县委书记肖妮娜如是说。 精神嘉奖与物质奖励并举。对获评为“红旗党支部”的村党组织,县委大张旗鼓表彰,每年投入奖补资金200多万元,每个村奖励工作经费10万元。对获奖的村党组织负责人优先列入评先评优对象,对村“两委”干部进行绩效奖励。 既突出比擂争创,又注重动态管理。县委每年对获评“红旗村”跟踪复评,合格的继续奖励,不合格的“摘旗”,形成常态化考评监督机制。 使命如山,号角催阵。全县10个乡镇党委将创建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一场“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夺旗”行动,在全县农村党组织悄然展开。 “红旗”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四季‘幕’歌,‘冲’憬未来”。幕冲村围绕富民强村目标,金丝皇菊、台湾玉米、大胡子龙虾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蓬勃正欣,文化广场、沿河风光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幕冲村党支部书记黄小付坦言:“夺‘红旗’不仅得‘票子’,更有位置、有‘面子’。以前我们村干部总是想方设法到县里的部门跑项目、争支持,现在只要一门心思‘争红旗’,工作经费、项目支撑自然就来了。” 高擎“红旗”,比学赶超,激活一池春水。 7年前,何凌云回乡担任东源乡桥头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共谋发展,全村经济社会发生喜人变化。2018年村各产业基地发放工资160多万元,土地租金50多万元,农民人平均收入已达18000多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由“空壳村”变为“六位数”。 桥头村党支部书记何凌云:“风光无限美,最美是人心。桥头村最大的变化是人心齐了,说话做事有人听了,创先争优的积极性更高了。” 让每个农村党组织成为战斗堡垒,岐山大地,争先创优氛围浓。 福田镇明山村党支部积极打造村党群服务中心、惠民文化长廊,率先在全县完成整村推进党小组规范建设,党小组创新推行“三初三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激发了党员服务群众的热情。 彭高镇马棚村党支部大力培育文明新风。支部引领、党员带动,自筹经费举办村民春晚、共吃团年饭,邻里互帮互助、向上向善。 上栗镇万石村党支部在全县率先组建村级农民艺术团,投入20余万元成功打造了“国字号”农家书屋,实现藏书上万册,带动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杨岐乡黄冲村党支部率先推进“雪亮工程”,倾力打造“智慧天眼”,荣获全县“和谐村”“平安村”称号。 让每名农村党员成为旗帜和标杆,栗水河畔,比学赶超劲头足。 在创建活动中,桐木镇农民王其明经乡村党员干部多次上户召开“屋场贴心会”后,放弃多年上访,“老上访户”嬗变为“义务调解员”。 金山镇高山村党支部成功推出“萍乡好人”李世栋、退休老党员俞德钦等先进典型,让村民学有标杆、做有榜样,连续三次荣膺“全国文明村镇”。 长平乡菱角村深入开展“党员+身份认领”活动,九旬老党员钟明晃主动担任卫生环境义务监督员,教育引导群众告别脏乱差,让“蚊子搬家”,无偿提供自家房屋给党小组集中学习活动办公。 举旗立标重引领,争先创优竞风采。喜看今日岐山栗水,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党旗招展,装点成美丽的乡村新景。党徽照耀,新时代的上栗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