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2023年5月5日上午,由江西省文明办、江西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三届全省“百场辅导进百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走进湘东镇御泉湾小学。本场讲座由专家刘爱萍主讲,刘教授以“积极心态,成就快乐人生”为题带孩子们走进了一场心灵之旅,学校领导黎艳琴副校长出席了本次讲座,本校高年级师生全员来到现场参与此次活动。 刘老师以游戏“雨点变奏曲”开启本次的心灵之旅,跟随老师的指令,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表示雨点的大小,同学们在刘教授的引导下,体验了情绪的复杂多变,也感受了情绪之于生活的重要影响。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学生原本的紧张氛围被打破了,心情也逐渐放松了下来。 刘老师从“什么是积极情绪”入手,让同学们围绕问题积极讨论,“积极、开朗、阳光”同学们将自己心中认为的积极情绪说了出来,刘老师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展示情绪的分类,并通过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不断地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类情绪。除此之外,刘老师还联系到“小纸船”的手工制作过程中心理会出现的诸多想法,告诉同学们,情绪是会发生变化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在调节情绪的互动过程中,刘老师还带来了多张生动有趣的心理图片,这些图片在心境的影响下,同学们能够看到不一致的图案,再借助秀才与棺材、国王解梦的几个小故事,让同学们意识到想法与情绪是紧密相连的。消极的情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情绪有积极消极之分,但没有好坏之分。 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在刘老师带来的课堂练习环节中,同学们以“我”的视角选择一种情绪进行表达,从而正面自己的情绪,刘老师再借机告诉大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清晰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能够正面自己的情绪,正确命名自己的情绪才是一种良好的心态。随着刘教授的娓娓讲述,学生们明白了情绪如同送信人,送的信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但其实每一封信都来自我们的内心需求。因此,我们要尝试先接纳自己的情绪,之后慢慢调整情绪。 在此次讲座中,刘老师讲述了情绪概述、情绪调节、调节情绪的互动等多方面内容,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张张精心挑选的图片,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兴致高涨,积极思考。同学们在刘老师的引导下了解了各种不同的情绪,当负面情绪到来的时候,刘老师也建议大家用转变想法、转移注意力、合理释放等多种方法进行疏解,让在座同学和老师收获颇丰。 五(1)班梁馨蕊说:“刘老师今天的课堂我觉得太有趣了,老师讲了好多个有关情绪的故事,明白了积极情绪对于人的重要影响,我也更有信心迎接来自生活的挑战。” 五(2)班周思宇同学说:“今天刘老师的这堂课,让我知道了怎样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也知道了,当自己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也不要焦急,可以采取很多方法去应对。” 五(3)班肖雅琴同学说:“上完这节课,我收获很多。在遇到做不出的题目时,在和好朋友产生矛盾时我都会感觉到不开心,今天听完课以后我知道怎么样更好地去开导自己,这节课我学到了很多,谢谢刘老师。” 六(1)班黄楚怡同学说:“这样的课堂真有意思,老师带来了好多有趣的故事,听着这些故事我也知道了很多情绪的小知识。这节课也让我知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我可以大哭一场,也可以通过唱歌来发泄,今后我一定要做自己情绪的小主人。” 六(2)班杜昕田同学说:“上完今天这堂课,我感触颇深。平日里,我牌气急躁,性子很急,也常常因此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我也想过改变,却无从下手。上完这堂课,我茅塞顿开。老师用一个个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何为情绪,如何处理情绪?如转移注意力,适当发泄情绪、找人诉说等,有了这一种种实用的方法,想必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成为一个乐观、豁达、温和的人。” 六(2)班温浩轩同学说:“上了这节课,我受益匪浅。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什么是正面情绪什么是负面情绪,从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我认识到了好的情绪的重要性,以后我也要时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刘爱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助理心理师,医学学士,教育硕士(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高级政工师。现任学院心理中心主任,江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队成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咨询师。参加萨提亚家庭治疗系统的初级、成长、中级班长程学习。从2020起一直参加CBT督导,2022年-至今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王建平团队的认知行为治疗2年长城培训。曾获得江西省高校优秀心理工作者、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指导老师学生比赛获得国家铜奖、省级金银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