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油菜黄。眼下正是油菜成熟季节。东桥镇1.6万余亩油菜籽进入收获期,各村的村民们忙着在田间收获油菜籽,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在东桥镇东桥村,机声轰鸣,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忙碌作业,一排排成熟的油菜被卷入收割机脱粒后,自动切割成碎末,均匀地撒向田间,收割、脱粒、清选、秸秆还田一气呵成。 “相比传统人工收割,机收的效率要高得多。”现场作业农机手汤学良说,传统人工油菜收割方式,人工费用为每人每天100元,且不含脱粒,单人每天的收割面积不足1亩。如今田土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机械化作业更为高效,大型收割机每天可收割约100亩,而每亩成本仅80元。 油菜是东桥镇主要农作物之一,但往年油菜生产主要以人工种植和手工收割,生产用工量大,机械化水平较低。为进一步提高机收水平,东桥镇于今年成立农机专业联合社,积极引进各种大型农机30余台,并培养农机手20名,进一步提升了机械化作业综合水平。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收割方式也让种植户着实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 “通过机械化作业收割油菜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增加收入、缩短农作时间。同时,在完成油菜收割后,可以立即进行水稻、红薯等下一轮种植。”种粮大户周启高说。 据了解,近年来,东桥镇大力推广“稻油轮作”模式发展油菜种植,利用冬闲农田种植油菜,并加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油菜种植基本实现“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有效提高土地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