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传大爱 共筑家国梦 在国际家庭日前夕 全国妇联发布最美家庭揭晓结果 江西28个家庭榜上有名 这些家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行各业践行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家庭奋进新征程的良好精神风貌,体现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文明新风方面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 其中 我市曾继华家庭 获得全国最美家庭荣誉 一起来看具体名单 ↓↓↓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曾继华家庭的先进事迹吧 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源头村,有一幢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舍,这里住着革命先烈高自立的次孙高跃萍一家。妻子曾继华是源头村广场社区书记,丈夫高跃萍是革命先烈高自立的后人。 红色家风 代代相传 1950年,高自立在东北逝世后,妻子杨竞成谢绝了省领导安排留昌的建议,毅然回到丈夫的家乡,带着身患残疾的女儿,在农村扎下根来。1951年,她带领家人盖起了新房,并特意请人在大门上郑重地写上“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十二个大字。这12个字不仅写在了大门上,更刻进了子孙后辈的心里。女婿高承信靠着自己的勤劳撑起一个家,无论多苦的境遇都不向组织开口。女儿高馥英从小残疾,秉承高自立“自强自立”的家训,努力抚养两儿一女,操持家务,即使在晚年也坚持自己洗衣服,而因为腿患,她必须跪着洗。1983年,高自立的孙子高跃萍和孙媳曾继华将高自立五十多件文物捐献给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当时纪念馆提出给一些经济补偿,但被他们果断拒绝了。他们说:“爷爷那时候穷尽家中一切去支持革命,我们家不可能还拿他一个烈士的东西去卖钱占便宜,这样对不起爷爷一心为党为国的作为!” 自立自强 渡过难关 屋漏偏逢连夜雨,对这个家庭的考验好像一直没有停歇。丈夫高跃萍年过花甲,患有肾病,已动过2次手术,无法下地干重农活,且因治病背负6万余元债务。儿子高兆群外出务工时左手不慎被机器绞伤,落下了单手残疾。全家的重担就落在曾继华身上。她每天早晨五点不到就起床骑着一辆小电动车,风雨无阻地带着自家种的蔬菜到菜市场卖。有人说:“你爷爷生前是烈士,你们可以申请政府补助,何必这么遭罪?"曾继华说:“还有更多比我们困难的人需要政府帮扶,我们现在能自给自足很幸福了。” 家风故事 永远流传 高跃萍、曾继华夫妇俩常说:“我们虽过得艰辛,但始终牢记自己是革命的后代,即便当农民,也应像爷爷那样,从容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困难。”不仅如此,他们夫妇俩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村民,为孤寡老人送吃送喝,生病了还去照顾。 在家庭困难的情况下,曾继华还带着一家人投身公益事业,他们的义举感动着周边的群众,大家自发地向他们学习。大家都说,在曾继华夫妇的言传身教下,这种优良的家风必将代代相传。 建设好家庭 涵养好家教 弘扬好家风 为他们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