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木镇杨坊村油菜收割现场(央广网发 梁欣 摄) “种油菜的好处多,油菜开花是风景,油菜成熟可榨油,油菜秸秆还可以放在田里做肥料。”“我们也能通过流转土地或是参与劳作得到分红,只要田不闲着,老百姓日子就会过得越来越好。”村民曾广巴和张军边为新收割的油菜籽进行分筛边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脸上写满了“幸福”。 曾广巴和张军为新收割的油菜籽进行二次分筛(央广网发 梁欣 摄) “我们的菜籽从种到收,都采取科学化管理来保证菜籽的产量,今年,我们的菜籽亩产在200斤左右。”张祖权作为村里第一个在冬闲田上种油菜的种粮大户,去年底,他把所承包的2600多亩冬闲田全部种上了油菜。如今,看到油菜籽迎来大丰收,他的内心充满了喜悦。 赤山镇湾里村油菜喜获丰收(央广网发 梁欣 摄) 农用机械的高效使用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加快了菜籽收割的进度。在赤山镇湾里村近2000亩的油菜种植基地里,轰隆隆的机器声响彻田坝,四台油菜收割机正在田里来回穿梭,顷刻间一片片油菜便被收割干净。 “机械化收割油菜,不仅可以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等工作,还能实现菜籽秸秆还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节约农业成本。”“油菜收割完之后,我们接下来将种植水稻和航天大豆。”种植大户吴春萍和曾启华介绍说。 赤山镇湾里村油菜获丰收(央广网发 梁欣 摄) 近年来,上栗县通过“水稻+N”种植模式,利用冬闲稻田接茬种植油菜、蔬菜等作物,一茬变三茬,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以实施科技兴农、机械强农为主战略,加快农机新技术新装备引进推广,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引导和鼓励农户进行机械化种植和收割,极大地为农户解决了人力不足问题,节约了生产成本。 赤山镇湾里村油菜收割现场(央广网发 梁欣 摄) 据了解,今年上栗县共种植油菜7.96万亩,其中冬油菜连片示范播种面积5.8万亩。预计可采收油菜籽1900万斤左右,可榨菜籽油650万斤左右,产值达7800余万元,不仅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所需,还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