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疗团队联合超声科、麻醉科、胸心外科、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导管室等科室展开多学科协同合作,成功为一名77岁高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重度关闭不全患者完成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这也是萍乡市首台TAVR手术,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次手术得到了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并邀请了指导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徐劲松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来院进行交流和指导。 手术团队经过反复分析研判,为患者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在HMDT团队的通力配合下,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即刻得到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此例手术的顺利完成充分体现了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疗团队处理复杂特殊病例方面的高超技术水平和丰富经验,为周边地区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患者是一位77岁的高龄女性,主述:因“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加重伴活动后气急三月”入院。既往体质一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多年,且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史三年余。考虑到其年龄大、病情复杂,进行外科开胸手术风险较大,以廖英坚主任为主的瓣膜团队专家与多学科专家缜密研讨后,决定为该其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英文为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简称TAVR)。 术前 超声提示 1.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关闭不全; 2.左心房及左心耳未见明显血栓声像。 CT分析 主动脉根部: TYPE1型二叶瓣,轻度钙化,左右融合,瓣叶增厚,法式窦结构大,左冠开口高度约10.9mm,右冠开口高度约11.4mm,双冠瓣叶长度均超过冠脉开口下缘,建议术中球囊扩张进一步观察双冠情况,STJ高度约15.8mm、直径约29.4mm,升主动脉可见明显增宽,最宽处约47.6mm,心脏角度约48°,左室形态大小尚可,心尖部心肌局部薄弱,左冠切线位:LAO3° CRA4°,右窦居中位:RAO16° CAU19°,左右重叠位(回调):RAO40° CAU37°。 入路情况: 主动脉弓降部走行呈锐角,术中操作需谨慎,主动脉弓部三根血管开口未见明显狭窄、无发育异常,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走行较平直,可见少许钙化,管腔未见明显狭窄,双侧髂动脉-股动脉走行稍迂曲,可见少许钙化,管腔未见明显狭窄,综合考虑,推荐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右侧股动脉穿刺水平管腔直径约7.8mm,右侧股动脉分叉约在股骨头中下1/3水平。 主动脉根部解剖及入路分析 ▲术前影像检查 HMDT讨论结果 术前,廖英坚主任、经管医生周敏组织多学科综合分析评估,认为患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瓣叶增厚且长度超过冠脉开口,有冠脉阻塞的风险,拟经由右侧股动脉入路,选用20号球囊预扩,优选L23号VenusA-Valve瓣膜完成手术,使用VenusA-Pro可回收输送系统确保瓣膜的稳定释放及降低冠脉风险,瓣膜释放后结合造影和超声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给予冠脉保护。 术中 术后 术后造影及超声提示未见明显反流,无瓣周漏,瓣膜置入位置良好,形态完整,术后跨瓣压差及舒张压即刻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圆满成功。 随着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器械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患者群体不断的扩大,更多的病例呈现出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原本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老年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已经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秉承“厚德精医 团结奋进”的院训,不断引进、开展多项高端医疗技术,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此次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心血管内科与超声科、麻醉科、胸心外科、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导管室等科室展开多学科联合诊疗完成萍乡市首台TAVR,标志着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充分体现了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处理复杂特殊病例方面的高超技术水平和丰富经验,再次证明了科室有能力为周边地区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介绍 廖英坚 心血管内科科室主任 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具有冠脉介入诊治资质,熟练掌握心血管危重、疑难疾病诊治,擅长复杂冠脉介入治疗。 学术成就:江西省医学会内科学会青年委员,江西介入心脏病学会冠脉介入组委员。先后在上海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厦门大学心血管病医院进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