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坑镇王家源村把扶贫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畜牧养殖、果蔬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子。 “把北方的羊引进到南方来养殖”,这是王家源村养羊基地通过改变传统养殖,在特色养殖上所做的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 日前,记者来到王家源村养羊基地看到,养羊基地里扶贫专用栏五个字显得格外显眼,这个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扶贫专用栏,可一次性供5000只羊在这里育肥。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基地已实现了在同类养殖规模中全省排名第一。 王家源村充分发挥当地养殖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优势,将养羊产业确定为全村的主导产业,通过宣传培训、示范带动、党建引领、产业集聚等多种方式,提高了群众对发展养羊产业的认识,推进了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民脱贫增收。 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除600亩种羊养殖场外,基地还自种了4000亩黑麦草,并从河南引进饲料自动饲喂机和大型铲车,羊吃进去的是绿色草料,拉出来的是绿色有机肥,直接用铲车铲出羊圈打包,运往周边农业种植基地,供不应求,光羊粪就能卖到每吨650元。同时基地还种植了500亩有机蔬菜和果树,真正实现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目前,该基地已经与全村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利益分配相关协议,该村“一户一策”扶贫资金和贫困户个人扶贫小额贷款整体打包投入基地。2018年,基地分两次向贫困户发放红利20余万元,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可靠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