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两个村集体种养专业合作社,带动36户群众户均增收3万元;涌现出“中国好人”李红、“萍乡好人”戴朝秀和黎三明等一批先进典型;森林覆盖率达87%以上,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桐木镇蕉源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牢党建引领、密切党群关系、聚焦乡村振兴、厚植乡风文明,走出一条党旗飘扬助推乡村振兴之路。2022年度获评上栗县“乡村振兴红旗党组织”称号。 抓党建促治理,密切党员群众“鱼水情” 蕉源村持续强化“三化”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抓党建、强班子、带队伍,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贯彻落实“五心”群众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蕉源村“五心”工作服务队,通过屋场贴心会和入户大走访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掌握百姓诉求,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8月,蕉源村遭遇百年难遇旱情,为解决因干旱严重缺水问题,村支部多次召开屋场贴心会,不仅带领群众齐心协力清理古井淤泥,维护现有水源,而且请来专业钻井队找水源、打水井。“打井”故事不仅在村民中广为传诵,也得到了人民网的关注和点赞。村支部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动能,密切了党员群众“鱼水情” 。 抓产业促发展,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 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规模。蕉源村通过土地流转、代种等方式盘活闲置资源,成立了两个村集体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安福柚120亩,养殖黑山羊246头,带动群众36户,户均增收3万余元,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余万元。继续扩大传统经济优势。为破解企业与当地村民之间的矛盾,该村支部创新提出“村干部+片区党小组长+网格员”服务模式,为企业健康发展排忧解难。村内企业友信花炮制造有限公司成为同行业样板,2022年先后接受应急管理部和省安委会视察。目前,村内7家企业共带动就业1143人,村民人均增收3万多元,在解决村劳动力就业及村民增收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全面激发新型经济活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蕉源村森林覆盖率达87%以上,2020年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蕉源村以党建促旅游,大力打造“红色旅游+生态观光+古树古庙”三色发展模式,规划修复以开国将军黎新民故居、彭德怀会议旧址为主的红色景观;打造以院霞洞、多宝寺水库等为主的绿色景点;挖掘以龙王庙、“福禄寿”古树为主的古色底蕴。 抓典型树榜样,吹响乡风文明“集结号” 树“好人”榜样。蕉源村党支部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通过组织开展“最美蕉源人”“最美贴心人”等评选活动,营造浓厚的乡风文明氛围。近年来,蕉源村涌现出了“中国好人”李红、“萍乡好人”戴朝秀和黎山明、“最美萍乡人”戴建林等一大批“好人”,彰显了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树立了蕉源新时代良好形象。崇“好学”榜样。蕉源村历来尊师重教、学风荣裕、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戴瀚程等4位清华北大生。该村党支部于2021年成立蕉源村教育促进会,两年来共奖励优秀学子52名,发放奖学金5万余元。在党支部的引导下又成立了黎氏、戴氏教育基金会,持续为家境困难学子提供帮助。立“村贤”榜样。蕉源村党支部主导开展“村贤谈家风”“村贤传家训”等活动,请村贤诵读家规家训、讲述家族故事,充分发挥村贤在弘扬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方面的引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