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区 查看内容

湘东区产业园在劈波斩浪中高质量发展

2019-7-5 15:3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人民网

摘要: 国家工业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国工业陶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省级产业园、江西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全省“两率一度”优秀工业园区、省级重点工业 ...

国家工业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国工业陶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省级产业园、江西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全省“两率一度”优秀工业园区、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萍乡市湘东区产业园自2006年8月破土动工以来,走过了13年勇于创新、艰苦创业的奋斗史。

13年来,企业规模由不足10家发展到70余家,企业员工由不足百人增长到8000余人,主导产业由传统工业陶瓷“一枝独秀”发展到“3+X”产业“多点开花”……乘着新时代的东风,湘东区产业园一路击水行舟、劈波斩浪,谱写了转型升级、逐步壮大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一枝独秀”:传统工业陶瓷勇立潮头

湘东工业陶瓷产业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经过飞速发展,产品一度占据全国70%以上市场份额。一批企业成为行业的先行者,营销人才超过3000人。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湘东区下埠镇就以“中国工业陶瓷之乡”的美誉闻名全国。

“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盛况”令人羡慕,却也暴露出湘东工业陶瓷产业“小、散、杂”的现实。基于此,湘东区委、区政府从实际出发,毅然作出举全区之力建设国内一流工业陶瓷产业基地、打造中国工业陶瓷之都的重大决策,重拳出击,将区内分散凌乱的工业陶瓷企业集中起来,并明确提出“淘汰一批、提升一批、壮大一批”的产业改造方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2006年8月,一个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萍乡陶瓷产业聚集区在湘东区320国道旁的下埠镇开始建设,湘东工业陶瓷扬帆起航开启新的征程。

13年过去了,国道旁这片原本杂草丛生的丘陵上,一座座厂房和办公楼拔地而起,一条条主干道和支路干净整洁、四通八达,一个个陶瓷企业和知名品牌国内驰名甚至名扬海外。

萍乡市金刚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以前主要生产普通瓷球、化工填料等,在当地政府牵线搭桥下,公司被佛山陶瓷研究所全额注资,并与萍乡市竟成陶瓷有限公司进行优势资产重组。蝶变后的金刚科技公司,主打产品“金刚”牌高性能陶瓷辊棒有“辊棒大王、中国金刚”的美誉,具备业内同类产品无法企及的超高温抗折强度,占全国销售市场的42%以上,出口到意大利、伊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江西萍乡龙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先是一家工艺落后、设备简陋、年生产能力不足1万吨陶瓷的作坊式小工厂,依托创新“撑腰”,“三变”飞跃,步入了海绵产业的新路子,如今已发展为一家集环保陶瓷、环保设备、陶瓷透水砖等多产业综合性技术企业,公司“莲发”牌工业陶瓷系列产品是国内工业陶瓷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

在保持和发扬传统化工陶瓷、耐磨瓷球、瓷砖、瓷片等化工陶瓷的基础上,湘东陶瓷企业又开发出新兴催化剂、分子筛等化工填料产品和蜂窝陶瓷、泡沫陶瓷、微孔陶瓷等先进陶瓷,并已延伸制造成套化工装备和成套环保节能装备,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业陶瓷产业集群。

据不完全统计,湘东仅产业园就拥有国家级品牌8 项、省级品牌16 项,产品质量认定137 项,申请国家专利100 多项,获批了2项国家标准(耐酸陶瓷球拱、化学固化硅质耐腐蚀胶泥技术条件)和3项行业标准(条梁、波纹填料、陶粒滤料)。

2009年1月,湘东区被授予“中国工业陶瓷之都”称号。2016年2月,湘东区产业园获批省级产业园。2017年11月,湘东“工业陶瓷”产业集群获批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2018年,以“湘东产业园”为测评区域的“湘东工业陶瓷”区域品牌价值被评估为32.34亿元,是2016年的1.8倍,湘东工业陶瓷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

在湘东区产业园西扩片区横溪工业平台,与央企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集研发中心、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先进陶瓷产业园”项目正在筹建中。该项目拟探索建设技术创新引领的发展模式,使湘东工业陶瓷产品的生产技术和质量达到国内领先甚至国际领先水平,为全球目标客户提供优质、高性价比的工业陶瓷产品和服务,将湘东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工业陶瓷之都”。

2019年6月17日至19日,2019年“中国工业陶瓷之都”创新发展论坛在湘东区举行。该论坛旨在通过建立同行之间交流与合作平台,加强国内工业陶瓷先进技术成果和经验的传播,全力助推工业陶瓷行业转型升级。以此为契机,湘东计划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与各大院校和专家的交流合作,以务实行动不断推动工业陶瓷产业创新升级,共创共建中国陶瓷产业发展新高地。

“多点开花”:“3+X”产业竞相盛放

2019年4月17日,湘东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化‘3+X’产业定位,推进企业培育、研发创新大提升。”这里的“3+X”,“3”指的湘东传统产业--工业陶瓷、创意包装和精细化工,“X”指的是湘东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

工业是湘东发展之本、强区之基、富民之源。历经13年发展,湘东传统产业持续发力,新兴产业接续成长,湘东产业实现大变样、多元式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

创意包装产业集群——“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湘东目前有包装企业50多家,茶叶包装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铁观音、信阳毛尖、碧螺春等全国十大茶叶品牌中有8个采用了湘东创意包装企业的产品。萍乡市时代工艺包装有限公司在茶叶包装领域已名列全国第三,2016年被评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成为江西包装企业中唯一的一家。

如今,湘东包装企业改变产品单一的结构,大力开发食品、药品包装,研发智能包装,产品市场主体更加多样化。萍乡市时代工艺包装有限公司还与云南上市公司龙润集团共同筹资建立了江西优选时代包装有限公司,将印铁、制罐、印务及软包装四大制造商服务板块业务集中打造;一个1150亩的“包装创意产业园”正在湘东区产业园西扩片区渡口工业平台筹建。

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湘东工业陶瓷企业历经重复建设、低质同构、无序竞争、能源资源紧张、环境压力增大、可用财力不足等重重严峻考验,痛中思变,逐步向节能环保企业转型,涌现出江西萍乡龙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科兴特种陶瓷有限公司等节能环保陶瓷企业和萍乡市华星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萍乡市普天高科实业有限公司等节能环保成套设备企业。

科兴特陶公司专业设计制造蜂窝陶瓷蓄热体、废水废气净化催化剂载体、泡沫陶瓷、饮用水净化杀菌矿化陶瓷等多种规格材质的特种陶瓷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石化、建材、火电、采矿、机电、环保及民用等领域,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华星环保公司从传统单一陶瓷填料生产发展到具备环境污染治理工程项目专业承包能力,致力于化工、焦化、煤气、石化、环境保护“三废”治理行业服务,推出了一系列优质高效的填料新产品,出色地完成了100多项煤气、焦化、化产回收的脱硫处理工程;普天高科公司从单纯生产化工填料,到研发出售极大增加附加值的节能环保成套化设备,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863计划承担单位、国家陶瓷过滤器产品行业标准第一起草单位……正是这一家又一家陶瓷企业的盛放,湘东区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于2018年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深圳市金石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功落地,不仅填补湘东区3D打印产业项目的空白,也刷新了湘东高新产业的目录,将给湘东工业陶瓷工艺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湘东地处湘赣边界,交通四通八达,全面融入了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长株潭经济圈,西通内陆、东联沿海、辐射中部,直接承担了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的梯度任务,也具备承接新兴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配套的独特优势。

截至目前,湘东区产业园初步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有10余家电子信息企业签约落户。标准厂房一期项目暨“湘东光电科技产业园”配套设施日益完善,6家电子信息类企业实现“拎包入住”,其中2家已投产。

而坐落于“湘东光电科技产业园”不远处的江西省长益光电有限公司,是湘东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领跑者”,技术发展水平在同行业中位于国内前二、国际前五,产品国内主要供应华为、OPPO、VIVO等一线手机厂商,国外足迹遍布日本、韩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湘东区产业园抢抓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重新布局、梯度转移的“窗口期”,以“实施‘五大战略’,建设赣西新门户”为目标,以“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采取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一个个优强产业项目落地、建成、投产,“3+X”产业集聚效应得到不断释放,园区正由以工业陶瓷产业为主导向“3+X”产业集群转变,逐步实现制造型向创造型的飞跃。(李琼)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