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彭杉 开栏的话:市委提出“发展围绕‘四八’目标、存量实施‘四论’评价、增量聚焦‘四二’培育”的经济发展总思路,激励全市上下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即日起,本报开设“聚焦高质量发展书记访谈”栏目,对各县区、萍乡经开区、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以及市直有关部门的党组织书记进行专访,全面展示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发展总思路的工作谋划、推进举措,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敬请关注。 日前,安源区委书记李水清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安源区将紧扣“发展围绕‘四八’目标、存量实施‘四论’评价、增量聚焦‘四二’培育”,强化“人才链”、激活“创新链”、做优“产业链”,推动“三区同振、城乡融合”,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安源,奋力谱写安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提高人口集聚度是安源区实现区域和产业协同推进的必然要求和必经阶段。发展紧紧围绕“四八”目标,安源区正在“增人口、聚人气”上重点发力,以此带动GDP总量增长和GDP增速提升。李水清说,安源区一直把经济工作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将持续发挥伯乐智能、喜临门、顺鹏新材料等链主企业带动效应,做强注塑机产业集群、智能家居产业集群、陶瓷新材料产业集群,以产业集聚人才。 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在萍乡举行。李水清认为,借此东风,推动安源景区和武功山景区红色绿色、山上山下深度融合,打响“安源红”文旅品牌,以文旅吸引人才。“强化‘人才链’的另一项举措是以消费带动人才聚集。”李水清说,安源区着力落实“商贸消费17条”,支持“网红直播”等电商新业态健康发展,每个镇街至少引进1个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大型电商平台;以“一老一小”为重点,以“安源红邻里之家”100工程、全省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创建、解决民生“七位”问题等为抓手,不断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园区担负着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产业转型、推动城市化建设等重要使命。”李水清说,“立足园区发展实际,安源区以存量实施‘四论’评价为方法论,在‘拓园区、促创新’上重点发力。”今年以来,安源区全面落实“1+5+4”工业园近中远期开发规划,加快鸭塘冲地块开发,抓紧赣西电煤等地块规划设计、开发利用,推进安源科创城建设。加大“腾笼换凤”力度,加紧收储市国投集团和萍矿集团所属闲置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深度加强府院联动,力争盘活园区低效闲置用地500亩以上、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以上。“同时,全面树牢产业和科技‘双引双育’理念,深入落实安源‘科技创新16条’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R&D经费占GDP比重提高至1.15%以上。依托国家环保新材料研究院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湘赣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萍乡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平台,做实做强安源科创中心。”李水清说。 “坚持‘链主+配套’理念,聚焦电子信息细分领域、锂电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与先进装备制造,力争今年引进4个20亿元以上项目。”谈到增量聚焦“四二”培育时,李水清说,安源区将在“强赛道、兴产业”方面重点发力。在电子信息产业突出新型光电显示细分领域,支持奕东电子、安显微科技等重点企业扩大产能、拓展市场,力争电子信息产业营收达到20亿元以上。在新能源产业突出锂电池材料、锂电设备、储能细分领域,加快格派新能源、顺鹏新材料、国科众联、森拓智能等重点项目投产达产,力争产业营收达到20亿元以上。积极融入长株潭地区新能源汽车和宜春、新余等地锂电产业集群,加快打造800亩以上的安源新能源汽摩配产业园。先进装备制造业聚焦塑料成型机械,推动伯乐智能尽快达产达标,力争注塑机产业集群营收达到10亿元。食品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培育区域知名品牌。聚焦湘赣边仓储物流基地和长株潭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加强与京东物流合作,加快建设“物联安源”“智联安源”市场流通体系,力争两年内完成打造A级物流企业2家、4A级物流企业1家,今年建设农产品供应基地5家以上,面向长株潭、服务江西省、延伸周边地区。 “作为中心城区,安源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务实担当的作为,做全市促发展的主力军、促消费的主阵地、促创新的主引擎、促融合的主旗手,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贡献。”李水清的话语掷地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