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冬/病/夏/治 三伏至 中医 暑气升 中国传统养生 “冬病夏治”是指对一些因阳虚、外感六淫之邪而导致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盛之时进行辨证施治,外行穴位灸疗、贴敷以温阳经络、补虚助阳、增强机体之正气,使人体恢复健康的状态。 哪些“冬病”需要“夏治”?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寒等症; 4.外科及骨科疾病: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腰椎病、颈腰肌劳损等; 5.其他疾病:体弱怕冷、手脚冰冷、乏力多汗、遗尿等。 “冬病夏治”三伏养生时间 2023年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至8月19日结束,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 “冬病夏治”三伏灸 01 什么是三伏灸? “三伏灸”又叫“天灸”,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条,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令阳气渗入穴位及经络,使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对虚寒性疾病起到“治病求本”良好作用。 02 三伏灸的注意事项 时间: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早上阳气较盛,行三伏灸最好选择上午9:00-11:00,如果时间来不及,最好赶在下午3:00前进行。 饮食: 行三伏灸当天饮食要清淡,切忌进食过饱或者过于油腻,尤其是不要进食太多花生、辛辣食物及虾蟹等海鲜食物。 进行三伏灸后的1周内均应早睡以储备阳气,建议不超过11点休息,同时不要喝冷饮或吃生冷瓜果,例如西瓜、雪梨、香蕉、柚子等以免伤了处于升发状态的阳气。 “冬病夏治”三伏贴 01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中医的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穴位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不仅可防治疾病,而且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起到“药穴同疗”的作用。 02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 2.贴敷时间为成人6小时,儿童1-2小时; 3.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忌吃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 4.不洗冷水澡; 5.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 6.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7.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请及时就诊,其他谨遵医嘱。 三伏养生福利来啦,详情戳下图 地址: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文昌路66号)7栋国医堂针灸康复科 电话:黎勇 18707990175 李丹 18907999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