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芦溪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开展“县域教育党建品质行动”“争星夺旗创优工程”、青少年“代代红”工程等,全面推进党建品牌与育人工作、教师成长、学校改革发展的“三融合”,有力促进芦溪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激励先进树立标杆,充分发挥优秀党建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已推出“争星夺旗创优”专栏,持续集中展示全县教育系统“五星党员”“红旗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建项目”,敬请期待。 ![]() 来自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党支部的 “五星党员” 《张玉:熹微之光 引心向阳》 有人说,教师应如星辰,远观一盏引路的灯,近看一团燃烧的火。以熹微之光,引心向阳——这是她始终坚守的教育初心,也是她贯穿于行动的教育理念。二十年来,她始终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玉汝于成的职业追求,以一颗火热的心和无尽的爱,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用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她如泽如炬,虽微致远,她就是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党员教师张玉。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教师,她深知榜样的力量。因此,她时刻以党员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外塑形象,内重师德。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她总是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她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她先注重修炼自身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真正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她一直牢记党的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曾荣获萍市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一等奖、萍乡市少先队优质课二等奖。 想要给人一束光,自己必须是一团火。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张玉十分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利用业余时间和培训的机会,加强自己的专业修养。她用最新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上,她努力做到以广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以传神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她把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总感觉张老师的语文课堂时间很短。”学生都这样说。学生的热爱是她对课堂的不懈追求,因此,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中,多次参加省、市课题研究,撰写教学的论文和教学设计多次发表、获奖。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她主持省信息技术教育课题《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研究》,探索出了“三环四步”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爱。 她敢为人先,积极创新。学校科技创新比较薄弱,她主动挑起重担,自学编程,开设机器人社团,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持的市基础教育课题《农村小学高年级机器人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探究性研究》被评为萍乡市优秀课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是一点微光,只能照亮生命一隅;一群人,是一束火炬,可以照亮一方天宇。作为学校的教研主任,她努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推门听课、公开课、师徒结对等方式为教师的业务成长创造条件、构建平台,不断提高全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及业务工作能力。作为芦溪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她带领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送课下校”活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进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的作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党性原则强,党员觉悟高,在所有工作中都能时刻以一个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明白作为党员教师要承担得更多,付出得更多。在开展党员活动时,她总是冲锋在前,积极配合,高质高效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一切工作任务,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她还是芦溪县教育系统“红色教育大讲堂”中的一名红色宣讲员。每次有宣讲任务,不管多忙,任务多重,她从不推却。白天课务繁重,她就利用晚上时间修改稿,制作课件,一遍一遍试讲,反复打磨,只为把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讲得深入人心。 因为热爱,时刻拥有无限能量,因为责任,不断激励自我成长。在芦溪教育这一方土地上,张玉始终以一颗热忱进取的心,在自己的岗位上挥洒着青春的热血,在三尺讲台上诠释着自己的教育情怀。 教育的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张玉将继续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一名党员教师的使命和担当,努力让自己成为一束光,以熹微之光,引心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