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区 查看内容

锦绣几尺,织就诗画湘东

2023-6-30 10:31|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一尺是迷蒙古街,青色的石板和微雨的深巷;一尺是五峰之巅,险峻的山峰与千年古刹积淀的美;一尺是生态仙居,沁人心脾的花香、果香和酒香;一尺是龙舟唱晚,休闲的游人与绚丽灯光染红的枫……青红绿黄,如泼墨的色彩 ...

一尺是迷蒙古街,青色的石板和微雨的深巷;一尺是五峰之巅,险峻的山峰与千年古刹积淀的美;一尺是生态仙居,沁人心脾的花香、果香和酒香;一尺是龙舟唱晚,休闲的游人与绚丽灯光染红的枫……青红绿黄,如泼墨的色彩,织于锦绣之上,神工鬼斧,汇成一幅诗画湘东。

提起湘东景致,从飞瀑流泉的翡翠谷到云海壮丽的青草湖,从峻美的大屏山到“五月雪”的桐花谷……美景可谓历历在目,信手拈来。尤其是在“湘东做东”区域品牌理念推动下,湘东美景不断“出圈”——

湘东向东,有个世外桃源,纳了一条河,建了一座鸬鹚烟雨廊桥,藏了一处“艺术宫殿”。河水不深,却有成群的白鹭守护。廊桥不长,却是人们休憩赏景的驿站。“宫殿”不高,却成了艺术爱好者们向往的所在。

这样的一个世外桃源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江口。曾经的江口,是典型的“空壳村”。由于缺乏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度在全镇排名倒数。这里的河水长期是劣Ⅴ类水质,“逃离江口”成为很多人的选择,村民基本都是外出务工。

区委、区政府大刀阔斧开展一系列“大变脸”行动:从改善水环境入手,依法整治非法“小散乱污”企业、依法关停非法养殖场、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河道水质显著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以“乡村美育+乡村振兴”为切入点,通过“零799”艺术区带动,发展一系列文旅、农旅深度融合的产业项目,既加强乡村经济硬实力,又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如今走进江口,一幅梦里水乡的水墨图在眼前渐渐舒展开来:河水迤逦流淌,廊桥诗意横卧,栈道迂回延伸,湿地公园栽种着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水生植物,红的白的黄的花儿一簇簇开着,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新的香味儿……

环境一变,天地更宽。江口人家门口有了“三石竹艺”博物馆。走进“三石竹艺”博物馆,只见工匠们捏着直径仅有零点几毫米的竹丝在瓷胎上专心致志编织,精湛的手艺让人惊叹不已。

瓷胎竹编是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编织过程中全凭双手和一把刀,瓷胎竹编是湘东区弘扬传统文化、发展传统产业的重要内容。

“三石竹艺”博物馆是村民张理萍被优良营商环境吸引,带着瓷胎竹编产业、同乡员工搬离景德镇回到家乡江口村开设的,目前安排了26名村民上岗。博物馆将打造更完整的产业链,系统培育出更多本土工匠,安排更多的人就业。

江口人家门口还有了零799艺术区。沿着郁郁葱葱的林间小道走上一座山坡,一座座白得发亮、风格迥异的建筑让人眼前一亮,不经意间,便来到了零799艺术区。

“零799”艺术区建成后,不仅丰富了乡邻的业余文化生活,除了每年暑期举办免费培训班外,平时也经常开展各种讲座,来听课的学员除了江口村及周边村庄学生40余人外,还有当地农民9人。同时,也让当地村民体验到了美好生活:野草遮掩的古井,村民垒起圆圆的石头;老屋的围墙上,挂上竹筒做成的风铃;扔在路边废弃的车轮胎,在粗麻绳的装饰下成了舒适的椅子……村民们惊讶地发现,“诗和远方就在身边。”

这个昔日不起眼的小山村,迅速成了网红“打卡”地,在湘东的这几尺锦绣上,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样成为“网红”的,还有以马为主题的和平农场。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漫步和平农场,呼吸着远离尘嚣的清新空气,蓝天下的一切都是如此恬静而美丽。和平农场园区内山丘起伏、树林密布、清澈的小溪贯穿全园,集山灵水秀于一体,空气清新,绿化率达80%,堪称萍乡市的“天然氧吧”。

在这里策马奔腾、纵情驰骋,能让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没有任何束缚的自由人,骑在马背上穿行于丛林之中,仿佛行走于自己的心灵之壁,还可以观赏到沿途优美的自然风光,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静谧与安详。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和平农场游客井喷,凭高人气实力圈粉。据统计,和平农场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创历史新高。

绿水青山相辉映,一马飞歌醉碧宵。这样独特的风景自然也是诗画湘东的锦绣上,锦上添花的所在。

区委、区政府提出,要群策群力促振兴,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要促进农旅文旅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抢抓“烟雨江口·艺术美村”入选2023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东风”,全面探索文化赋能乡村共富模式。

值得欣慰的是,2023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聚焦的不仅有江口,还有新晋“网红”和平农场等。这场“十年之约”为湘东打开了一扇窗,让世界看到湘东:“行尽江南有山处,门前隔水是湘东。”湘东的风景就是一尺尺锦绣,一山一水一物,统统织入,汇成的,就是一幅美如诗画的湘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