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芦溪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开展“县域教育党建品质行动”“争星夺旗创优工程”、青少年“代代红”工程等,全面推进党建品牌与育人工作、教师成长、学校改革发展的“三融合”,有力促进芦溪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激励先进树立标杆,充分发挥优秀党建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已推出“争星夺旗创优”专栏,持续集中展示全县教育系统“五星党员”“红旗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建项目”,敬请期待。 ![]() 来自长丰学校党支部的 “五星党员” 《蔡锦玉:用“三心”点燃山区学校孩子们的未来》 蔡锦玉,长丰学校党支部委员,2000年9月参加工作,200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工作和生活中,她一直牢记党员教师身份,不断学习党的理论政策,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时时刻刻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从教以来,她默默耕耘在长丰这所偏僻的山村学校,用爱心和耐心滋润了山区的孩子们。 大山里的孩子爱大山,毕业后,蔡锦玉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她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刚参加工作,班级中有个小王同学(化名),是被领养的孩子,入小学一年级时先后失去了养母、养父,小小年纪的她成了蔡锦玉的牵挂,在学习和生活中蔡锦玉都对她格外关注,暑假来临,蔡锦玉怕小王同学孤单,把她接回家过暑假。后来,蔡锦玉联系了不少爱心人帮助她,直到她毕业离开学校。为了帮助班里家庭特殊的孩子,蔡锦玉还经常自掏腰包给他们添加点衣物、鞋子。她的“偏心”,使当时班里她自己的表弟表妹都感觉被“冷落”。正是因为她这份对学生的爱,让她走进了学生们的内心,成为了学生们信任、依赖的对象。 在学校里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纠纷”,有学生来告状的,也有课间碰上的,作为教师就有一份责任,帮助学生们化解冲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有一回,七年级的课堂上传来争吵声,新来的任课老师束手无策。蔡锦玉将两名发生冲突的学生请到办公室,她等到双方平复情绪后,再问清情况,最后让他们说说自己在这件事中的应该怎么处理。作为教师,她始终认为“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我们不情绪化,耐心给学生作示范,学生们也同样可以学会理性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学校葫芦丝教学人员不足时,蔡锦玉主动报名,成立葫芦丝兴趣社团,带领学生从音乐中发现自己、欣赏自己、鼓励自己。她带领葫芦丝社团参加各种活动,孩子们参加了《武功山顶草原美》、《相约长丰》等MV拍摄,和郑石萍老师一起参加中央电视台“为你点赞”栏目葫芦丝节目等。社团中有个学生断断续续报了两个学期,不爱与同学老师沟通,后来,蔡锦玉多次找她聊天,了解到原来是她在学习葫芦丝时遇到了困难,产生了畏难情绪。蔡锦玉鼓励她:“相信自己,别人可以做到的,我们努力一点,也能做到。”蔡锦玉从零基础教导她,又请其他老师帮忙指点,每次课进步一点,如今,她已经可以自学乐曲吹奏了,脸上也洋溢着快乐自信的笑容。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只要让学生树立信心,找回自信,她都全力以赴。 蔡锦玉始终认为,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她会继续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去唤醒一颗颗幼小的种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慢慢影响它们,让它们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