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张佳坊乡 查看内容

【争星夺旗创优】“红旗基层党组织”张佳坊学校:以竹韵党建为引擎,撬动乡村学校之嬗 ...

2023-7-18 13:24|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编者按中共芦溪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开展“县域教育党建品质行动”“争星 ...
编者按




中共芦溪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开展“县域教育党建品质行动”“争星夺旗创优工程”、青少年“代代红”工程等,全面推进党建品牌与育人工作、教师成长、学校改革发展的“三融合”,有力促进芦溪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激励先进树立标杆,充分发挥优秀党建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已推出“争星夺旗创优”专栏,持续集中展示全县教育系统“五星党员”“红旗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建项目”,敬请期待。

图片
今日推出的是

“红旗基层党组织”

《张佳坊学校:以竹韵党建为引擎,撬动乡村学校之嬗变

张佳坊学校创办于1969年,现有学生532人。原先是全县最薄弱的学校,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基础设施差,校园特色文化空白。针对以上问题,该校以推进县域教育品质发展党建行动为着力点,融合学校校园文化“竹之七德”,实施“牵手育人”、党建+竹韵文化、“七面旗帜”等六个重点党建项目工程,形成了“7+6”竹韵党建工作模式,让学校脱胎换骨,带来了山区学校新嬗变。




6个重点党建项目工程


图片

(一)深化“牵手育人”党建服务模式,绘制“善群和谐”同心圆

牵好思想的“旗手”,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牵好学生的“小手”,党员一对一牵手留守儿童、学困生;牵好教师的“妙手”,在教师中开展“青蓝结对”“双培养”工程;牵好家长的“把手”,成立家委会,完善家校协同机制;牵好发展的“推手”,牵手县名师工作室、城镇学校结对帮扶,开展教学研讨,共研共进。


图片
(二)实施“党建+竹韵文化”深化品质行动,打好“担当实干”组合拳
在“竹韵”“竹德”“竹味”等方面上下功夫,党支部书记方小龙统筹安排,每名支委委员认领一块“责任田”,制定“七星竹娃”评价体系,开展竹韵项目式活动,竹韵文化特色活动“银竹艺术节”、“竹趣运动会”,创建党员“竹味示范班”“七彩中队”展示竹味班级活动。创设了“三学六竹一中心”教学范式,强调“学为中心”,党员何芬老师上音乐专递课堂,辐射村小。创建党员“竹德示范办公室”,方小龙、王德昌、邓绍春三位支委分别申报“1577育人模式”、“竹韵特色少先队、“竹味”省级基础课题。今年4月,党支部书记方小龙代表萍乡市在全省校本课程经验交流大会作经验分享。目前学校正在申报江西省基础教学成果奖,省里正在紧锣密鼓的评审中,为全国教学成果奖做准备。


图片
(三)打造“七面旗帜”党员示范工程,争作“卓尔优秀”排头兵
结合局党委“争星夺旗创优”工作,张佳坊学校开展“爱岗敬业”“创新发展”“服务群众”“甘于奉献”“严于律己”“文化传承”“提升形象”岗位建功七面旗帜评选活动,制定评价标准,通过每学年总结打分,典型示范、公众号展示宣传、奖励激励等方式完成制度机制,目前已完成14位旗帜评选,建设一支矢志爱校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图片

(四)实施“双培养”教科研工程,筑牢“格律忠直”基本盘
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岗”、“教坛新秀”比赛、“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完成党员教师带头晒课20余次。青年教师与党员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听课评课、专题座谈,打造优质课堂,评选出欧阳根萍、王发武等一批教坛新秀。积极推动我校年轻教师毛光黉、张莹等参与课题研究,邀请他们参加主题党日活动,激发政治热情。今年4月,确定郭其安同志为发展对象,准备二述二评二票决。


图片
(五)实施“红色育人”工程,弘扬“激情奋进”精气神
张佳坊学校融合张佳坊乡红色教育资源,深度吻合重走秋收起义红色路线,精心打造了杂溪红军小学为全县红色教育教学示范点。着力开发红色课程《杂溪夜谈》《大山深处的坚守》等红色课程,培养了朱静、毛光黉等全县优秀党员教师红色讲解员,彭雨欣、刘祖文等小小红色讲解员,在校内外红色阵地红军学校、队室等进行宣讲。组了建一支“红军中队”,开展打竹快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红色歌曲传唱、红色故事宣讲活动。


图片

(六)实施“三化建设”提质增效行动,铸就“忠诚干净”“强引擎”

一是实行党支部书记、校长一肩挑的校长负责制,完成支委换届,所有支委都是副校长,推行党政联席会制度,中小学校“三重一大”事项由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二是制定每月单双周学习制度,结合“三会一课”每位支委、党员轮流上微党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身边典型。三是建立把党组织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制度。亮党员课表、党员承诺,支委邓绍春、王全明带头担任毕业班教学。四是建立党支部书记方小龙为组长、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成立家委会,督导学校食堂,深入开学典礼,劳动技能大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初步成效


在学校党组织主导、党员示范引领下,学校捷报频传,好声音不断。
一是学生“玩出名堂”。学生刘祖文获省红领巾争章四星章,张博获全市红领巾解说员大赛特等奖,陈文君获市红领巾争章三星章,彭雨欣获芦溪红领巾讲解员称号。竹风铃文学社在《中小学管理》《作文之友》等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学生习作167篇。
二是老师“教出名堂”。学校成功申报6个省级课题和5个市级课题。刘怀荣老师的《制作竹风铃》获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并应邀参加2022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分会做经验分享。贺晓莉、潘芝兰、黄锦霞均获市“天工杯”优秀课例展示一等奖。学校教师在《江西教育》《教育与教学研究》《语言文字报》等国家、省级报刊发表教师论文162篇。
三是学校“办出名堂”。学校被国家督学赵怀进誉为“山中有校、校中有山,竹中有校、校中有竹,画中有校、校中有画”。《竹韵悠悠》校本课程获全省中小学幼儿园100门出彩课程一等奖。2021年学校被评为全省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获评全省一等奖。2022年获评省级乡村温馨校园,全省中小学红色、绿色和古色文化教育活动“先进学校”。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20余次专题聚焦学校党建竹韵课程建设情况。今年5月,党支部书记方小龙的微视频《引领山乡学校美丽嬗变的竹韵党建力量》在教育厅官方微信公众号展播,并入选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共话二十大”栏目展播。近年来,学校迎来省内外70余批,2000多人次各级观摩团来校指导。



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犹如车之两轮,推动二者同频共振、有机融合,不仅是加强基层建设、激发基层活力的重要之举,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服务发展大局的内在要求,张佳坊学校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一“牛鼻子”,努力建强“全面覆盖”的政治阵地,突出“战斗堡垒”的政治功能,强化“守土尽责”的政治担当,致力于构建多方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学校工作新格局。










//


未完待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