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天色渐渐暗下来,新建村贴心网格员李金祥家门口的路灯亮了,他家的院子里热闹起来了,原来是一场屋场贴心会即将开始,各类贴心人和群众陆续坐满一大圈。屋外是屋场贴心会议事点,“芦基坡贴心驿站”的红色标牌格外醒目,屋里有专门提供给各级各类“群众贴心人”、“贴心网格员”、志愿者、基层群众等群体的“办公点”,“心愿墙”上贴着村民反馈的大小诉求。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一年来,上栗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现有“群众贴心人”活动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社会治理新路径,率先在新建村建立“贴心驿站”,为群众反映社情民意和群众贴心人开展贴心服务提供专有阵地,构建由党委领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信息化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在新建村,像这样的“贴心驿站”有四个,分别在芦基坡、宋家洲、施家台和孔家大屋,按照村级日常工作全覆盖并利于工作开展,选址都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屋场中,因地制宜整合现有资源,结合“贴心服务日”活动,引导“群众贴心人”深入“驿站”、“屋场贴心会”开在“驿站”、志愿服务走进“驿站”,让“贴心驿站”成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主题党日”、政策解答、理论宣讲、文明创建等活动的阵地,实现将治理诉求带回“驿站”,将问题难点解决在“驿站”,真正实现“进屋场听民声知民情,谋对策解民忧促民强”。 新建村的“贴心驿站”已然成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学习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讲堂、群众议事协商的平台、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阵地、开展志愿服务和推动社会治理的舞台。为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全域覆盖、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上栗镇将继续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实现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治理齐抓共管、管有成效的新的突破,不断提升党群的参与感、归属感、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