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请动一动脑筋,‘日’字多加一笔,能组成什么新字呢,有谁知道吗?”“老师,我知道,上面加一撇,是‘白’!”“中间加一横,是‘目’。”……青山镇源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传来孩童激烈的议论声,大学生志愿者徐小雨正在教村里的孩子们趣味识字,大家纷纷举手上台展示,课堂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今年暑假,青山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开办“暑期公益课堂”,通过广泛招募、定期培训,组建一支由本地返乡大学生组成的乡村支教志愿服务队伍。结合不同的专业特长,开设了功课辅导、书法绘画、趣味手工、红色文化、防溺水安全教育等特色课程项目,科学制定丰富多彩的课程安排表,让辖区青少年儿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乐享暑假。 “能参加每年的志愿活动很高兴,我希望能把自己在外所学所见所闻都分享给他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家乡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做一些贡献。”志愿者徐小雨是源头村在外就读的大学生,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暑期公益课堂的“老老师”。自去年暑假以来,她便在实践站内开设的公益班支教,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承担起为孩子们辅导语文功课作业的任务。 像这样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今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共招募了30名,他们在暑期公益课堂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用实际行动为乡村的孩子们种上了感恩社会、建设家乡的种子。 源头村儿童黄子坤说:“来这里学习非常开心,有哥哥姐姐给我们辅导作业,我在学校没听懂的,他们都教会了我。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好好学习,上大学,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除了有丰富多彩的学习课程,为了让孩子们提高自身技能,志愿者还教他们叠被子、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等,这是青山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助力青少年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的一个缩影。 青山镇党委书记吴钢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探索拓展“暑期公益课堂”新模式,逐步开设四点半课堂、周末课堂等项目,常态化开展教育教学志愿服务,打通服务未成年人的“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