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典型,彰显榜样力量 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最美医护人员” —— 赵文华的典型事迹 她是默默耕耘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三十余年的“白衣天使”,是上栗县卫健委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十佳医生和上栗县 “三八红旗手”。她就是“最美医护人员”——桐木镇中心卫生院妇产科医生赵文华。 兢兢业业三十余载,诠释医者使命担当 赵文华,女,1966年生,自萍乡卫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着自己的精力和心血。 桐木镇中心卫生院位于上栗县桐木镇,地处萍乡、宜春、浏阳三市的交界地,所服务的病患数量较多。自2002年实行住院分娩以来,桐木镇中心卫生院妇产科每月接待产妇超150人。“白加黑”“五加二”是工作常态,有时一个上午连续4台手术,下了手术台又要去处理产房工作,处理完了产房工作还有一大堆妇产科门诊病人在等待。但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赵文华仍旧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为准妈妈们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时时刻刻放心不下,分秒必争应急救治 妇产科工作风险极大,是关乎人命的大事,急救工作时有发生,看似很正常的分娩,也许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后就会发生不可预测的问题。 那是2003年农历12月的晚上,赵文华刚忙完手上的工作,就接到了接生员的电话,说湖塘村有一位产妇分娩发动了,产妇胎位不正,羊水已经破了。听到这一消息,她不顾严寒急忙拿着出诊箱及产包,带着一名护士便向孕妇家赶去。为避免产妇院外分娩带来的风险,产妇被抬到救护车的平车上后,赵文华便将双脚跪在车上,用手掌堵住阴道口,但胎儿还是出生在了救护车上。吸完痰后,新生儿重度窒息,因为出发得匆忙,没有带新生儿复苏囊,但为了赶快抢救新生儿,赵文华不顾有咸味的羊水及粘稠的血液,毅然对胎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随着新生儿一声洪亮的哭声,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她的双脚却因天气寒冷早已麻木,怎么也站不起来,后来在护士的搀扶和帮助下,她才慢慢站起来,然后给产妇进行常规的处理,最终母子平安。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她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在深夜、在休息时紧急赶赴医院,处理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危急重症,但只要病人需要,她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病房里、手术台上。 日日夜夜认真钻研,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赵文华深知作为一名医生,只有过硬的医疗技术水平,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她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经常参加培训,学习聆听专家学者的授课,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本专业疾病发展的新动态,并坚持将新的理论及技术应用到工作中。在认真钻研下,作为医院技术骨干的她,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能否经阴道分娩能较准确进行评估,从而降低了剖宫产率,特别是在无指征剖宫产率的下降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赵文华始终坚守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医疗规范、严格诊疗程序,用自己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实际行动守护着群众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