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芦溪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开展“县域教育党建品质行动”“争星夺旗创优工程”、青少年“代代红”工程等,全面推进党建品牌与育人工作、教师成长、学校改革发展的“三融合”,有力促进芦溪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激励先进树立标杆,充分发挥优秀党建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已推出“争星夺旗创优”专栏,持续集中展示全县教育系统“五星党员”“红旗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建项目”,敬请期待。 ![]() ![]() “优秀党建项目” 《南坑镇中心学校党支部:落实“双培养”工程,引领教师队伍发展》 南坑镇中心学校党支部十分重视学校内涵建设,持续强化对青年教师的政治导向和专业引领,以及对党员教师提升能力的建设。学校积极推行“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让优秀教师成为政治站位更坚定、专业能力更发展、先锋作用更发挥。 领导带头亲力亲为,注重专业发展视角,聚合“双培养”的源动力 学校党支部加强对党员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宣传引导和主流价值导向,在管理上明确党支部书记“工作入一线,专业来引领,言行作表率”,要求党员干部在教育教学上作示范,要深入课堂听课指导、主动参与学科教学研讨,并通过带教新教师、为教师帮困解惑等强化引领与导向,促使党员及教师与学校发展共命运。同时充分发挥支部班子学科教学指导力、政治思想工作渗透力和专业提升发展力的作用,形成了主导政治思想、聚焦课堂教学、注重专业发展和提升育人品质的良好氛围。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促使党员和教师目标同向、价值同取和愿景共享,增强了教师对发展需求的自觉,为全面实施“双培养”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员参与骨干亮相,强化优势互补功能,提升“双培养”的互动力 对纳入“双培养”的人员实行跟踪培养。建立支部管党员、党员干部带群众的“一抓一管一带”机制,逐步形成业务骨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党员争做业务骨干的“双培养”良好氛围。常态化组织开展送课下校、专业评比、“组推课”、“单周+双周”组合教研等业务展示活动。开展“青蓝工程”,通过师傅给徒弟“扎盘子、定调子、拨路子”,党员和青年骨干教师队伍间互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发挥“双培养”机制的功能,助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建章立制规范培养,形成人才选用方式,增强“双培养”的后动力 为确保“双培养”工程的有效推进,学校党支部建立“三项机制”: 目标导向机制。通过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引领和教师自定目标为助力,精准确定“双培养”对象。把觉悟高、业务强的教师确定为培养对象;把具有发展潜力的党员教师作为名师、后备干部等培养。通过支部委员与党员、非党骨干教师结对子,党员与教学业务骨干结对子,逐步形成业务骨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党员争做业务骨干的“双培养”良好氛围。 选任发展机制。坚持“以德为先、以能为重”的用人导向,大胆启用有潜力的青年骨干担任班子成员、主任,吸纳政治与业务优秀的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 岗位责任机制。支部坚持强化党员干部和教师身份意识与岗位责任意识,以创建党员示范岗为抓手,形成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轨和成果共享的良好工作格局,进一步增强“双培养”建设的后动力。 支部工作找到立足点。通过支部实施“双培养”机制,在党员中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党员“百分制”考核,人人争创“五星党员”,有力地助推学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党员教师找到生长点。通过发挥“双培养”机制的功能,党员和青年骨干教师队伍间互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校教育找到发展点。通过解决党员个体发展需求与支部建设之间的矛盾,提升教师整体的专业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 南坑镇中心学校将持续推进“双培养”党建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素质硬、教学本领强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带动学校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