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小屋’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暖心服务,这份善意,让我们感受到社会对户外劳动者的关怀。”近日,环卫工人刘会云道出受益群众的心声。
炎天暑月、热浪滚滚,让不少户外劳动者面临巨大“烤”验。而萍乡六中巷道口处的“雷锋小屋”里好不热闹,小屋里的冷空调和冰凉水,吸引了不少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来到这里纳凉歇气。“雷锋小屋”让户外工作者在工作之余有了给身体“充电”的地方,为他们带来了夏日的一抹凉意。 据悉,2017年5月,安源区凤凰街花园社区在“全市文明示范巷”友爱巷设立了全市首个“雷锋小屋”。小屋里配备了充电器、微波炉、针线包、雨伞、饮水机、自行车打气筒、老花镜、萍乡市区域图、小药箱等,供有需要的市民免费使用,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不仅如此,花园社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还轮流在“雷锋小屋”里排班进行值守。巡查巷道里70家商铺的门前卫生、帮助学生安全过马路、给过往行人兑换零钱、为迷路行人指点方向、向居民宣讲政策法令、给口渴的人递上一杯热茶…… 现年70岁的杨桂兰是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她说,早上7点多,她和另一个志愿者就到达文明交通劝导岗位,要值守到下午6点。“年轻时,为了生计,为了家庭,没有时间做公益。现在我们退休了,加入花园社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已经6年多了,与大家一道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感到特别快乐。” 
而如今,小屋不仅为人们提供志愿服务,更在无形中已成了居民们谈天说地的一个休闲场所。负责打扫友爱巷环境的环卫工许金生,每次打扫完卫生,就会习惯性到小屋里休息一会儿,喝几杯茶,聊聊家长里短。他说:“以前在别的地方打扫卫生,环卫工没有专门的地方休息,累了只能找个角落坐一会。‘雷锋小屋’让我们有了短暂歇脚的地方,而且这儿的志愿者特别热心,让我感觉很温馨。”见他上衣有个钮扣松动了,志愿者还赶紧拿出针线,给他缝紧。 这些年,志愿者由1人发展到20多人,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雷锋小屋”每天都会安排志愿者值守,一天2个班次。志愿者们还发挥各自特长服务群众,近2年来,共开展服务200多次,服务对象20000多人。 近年来,凤凰街坚持党建引领,以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地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凝聚“新”力量,激发“新”活力,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