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徐文、通讯员刘武明、王文佳报道:“这种方式真好啊,在会诊室里就能与专家‘面对面’进行咨询,十几分钟的会诊就把病给看了,还节省了看病的路费。” 近日,68岁的邬女士感到胸部不适,就近到湘东区腊市镇卫生院就医,初步检查后,主治医师接通系统联系到区医院专家周剑锋为她进行远程会诊,周剑锋通过阅片、听取病历汇报,针对患者主要问题开具了相应处方并给出了下一步诊疗方案。 “基层群众不出区、少花钱,就能看好病。”近年来,湘东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充分发挥区、乡、村三级联动作用,构建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了分级诊疗。 创新制度建设 搭建全域救治“黄金网络” “听说这里有区级专家坐诊,我一早就过来排号了。”近日,在白竺乡卫生院中医馆,慕名前来就诊的村民早早地排起了队,当天是区人民医院分院康复科主任陈跑洪入乡坐诊的日子,每周三陈跑洪都会到乡镇卫生院坐诊,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 去年4月,湘东区组建以3个区级医院和11个乡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总医院,进入了“医共体时代”。以区级医院为主体的治病平台和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的防病平台及同时组建的120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社区居民开展的健康体检和随访服务,大大便利了百姓看病买药,提高了基层防病治病能力。 截至目前,该区11家乡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先后通过了省级验收,搭建了规范、高效的全域救治“黄金网络”。全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口12.5万人,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近2万人。 积极建设试点 分级诊疗体系优势尽显 “心电图符合急性心肌梗死,马上安排转诊到区人民医院分院胸痛中心救治。” ![]() 1月3日早上,老关镇中心卫生院将线上会诊信息发至区总医院胸痛交流群,区人民医院分院心内科立即群内回复。经转诊绿色通道,患者30分钟内就被安排住进了区人民医院分院胸痛中心,完善检查后立即行急诊右桡动脉单根导管冠脉造影术,术后患者胸痛明显消失。 “发病的时候邻居将我送至区人民医院,当时我各种担心,后来知道有远程医疗服务,而且大医院的专家长期在这坐诊,检验检查结果又互认、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可直接结算,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患者握着医生的手激动说。目前,患者已基本痊愈,无明显后遗症。 去年以来,湘东区积极试点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投资2000万元完成全区110所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医疗环境和完善医疗设施,逐步落实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制度,“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的新医疗卫生格局逐渐成形。 优化医疗资源 老百姓看病更实惠便捷 “现在购买1个月的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只需到村卫生室就行,报销后个人只需支付2元钱,真是太方便了。”腊市镇炉前村村民彭志飞高兴地说。 ![]() 湘东区充分发挥医共体优势,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了医疗资源,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问题提供了强劲的助力。据悉,分级诊疗实行以来,参保居民住院率下降,医保报销比例提高。 湘东区医共体以“区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逐步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搭建了区乡村一体化的医疗健康综合管理服务体系,通过统一采购,降低药品耗材价格,减轻群众看病负担,使群众就医体验不断优化,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更加实惠、便捷。同时,加强全区卫健系统信息化管理,整合全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信息数据,实现医共体内医疗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累计为基层群众开展远程会诊服务数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