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不断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走出乡村全面振兴路。其中,界头村创新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挖掘基层治理新模式,实现了“百万村”的华丽变身,绘就了乡村振兴“三色图”。 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界头村依托青霞山烈士陵园、贺竹英烈士故居等红色资源优势,重点打造红色旅游点,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收集贺竹英烈士的英勇事迹素材,打造《竹林中的巾帼英雄》精品红色微党课,接续登上市委理论中心组“喜迎二十大,新春第一课”集中学习、全省基层理论宣讲汇报演出的舞台。为青霞山46位革命烈士修建烈士陵园,打造青霞山青少年教育基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每年举办党建活动上百次,接待游客3万余人,让广大党员、游客了解红色历史、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激活“绿色”经济,壮大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要带动村民致富,就必须发展产业。经村两委一致同意,创建了萍乡市腾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接平面设计、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等业务,公司成立一年多来,客户已遍布赣湘边界,公司年营业额今年有望超过300万元,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40万元。除此之外,界头村采取“党建+合作社+脱贫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着力实现特色农产品生产管理销售一体化。去年村两委班子驱车到广昌进行实地考察,引进白莲种植项目,种植面积300余亩,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带动农民增收20余万元;建立萍乡市赣西油茶苗繁育中心,种植面积100余亩,为一百余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收80余万元;与湖南攸县合作打造赣湘合作乡村振兴香芋示范基地,引导和鼓励村民连片种植香芋,解决就业岗位50余个,带动村民增收120余万元,形成了“一村多品”的发展格局。 强化“蓝色”治理,建设宜居家园 界头村地处赣湘交界处,要搭上赣湘融合“快车道”就必须打通赣湘互通“致富路”。2022年,投入资金建设赣湘公路驿站,并通过贴心暖心的党员志愿服务,让赣湘两地人民不仅山水相连,更是心意互融互通。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积极成立边界村联合党支部,设立边界共治合作阵地,协调解决边界基层治理事宜,达成互惠互赢共识,达到群防群治效果。投资900余万元启动界头小学新建工程,积极开展党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幼有所学、老有所乐。定期开展湘东皮影戏、安塞腰鼓、花锣鼓、龙灯队等传统文艺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育着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油然而生。 乡村振兴紧系群众民生福祉,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愿景,必须坚持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巧用基层“党建笔”,书画乡村“振兴颜”,把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行动优势,绘就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