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凤凰街 查看内容

传递爱和温暖 ——记朝阳社区党员志愿者周光萍

2019-7-12 15:13|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周光萍(中)到北桥外社区看望盲人易才安(右)“易师傅,最近天气比较热,你身体还好吧”“光萍,你每天工作这么忙,还想着过来看我,真是太感谢了”……7月1日下午,后埠街朝阳社区党员志愿者、出租车司机周光萍一 ...

周光萍(中)到北桥外社区看望盲人易才安(右)

“易师傅,最近天气比较热,你身体还好吧”“光萍,你每天工作这么忙,还想着过来看我,真是太感谢了”……7月1日下午,后埠街朝阳社区党员志愿者、出租车司机周光萍一下班,就带着刚买的牛奶、水果,来到凤凰街北桥外社区,看望现年66岁的盲人易才安。两人一见面,便乐呵呵地相互问候起来。 

“我来做你的专车司机” 

说起周光萍与易才安的相识相交,时间还得回溯到10年前。一天傍晚,周光萍开着出租车从萍乡火车站送客到城南大市场,返回时在西门菜市场附近的马路上,看见拄着盲杖的易才安正在路上走,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期,马路上车来车往,情形很是危险。热心的周光萍当即将车停在易才安身边,然后下来将他扶上车,再送回了位于北桥外社区的家。下车后,易才安将自己的钱包递给周光萍说:“师傅,车费你自己看着拿吧。为了我,你耽误了好多活吧。”周光萍爽快地回答:“车费你不用给,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放你包里了,往后你外出需要用车,就打这个电话,我做你的免费专车司机。你眼睛不好,以后可千万别独自在马路上走,这样太危险了!” 

此后10年来,虽然易才安从来没有主动约过周光萍的车,但作为文艺爱好者的他,经常会在鹅湖公园和广电一带参加文艺活动,细心的周光萍每次经过这两个地方时,总会仔细寻找易才安的身影,一旦看见他在路边行走,马上就会停车送他回家,且从不收车费。10年来,这样的情形多达几十次。即使有时车上有乘客,乘客也都会予以理解和支持。

“与他做邻居真有福气”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周光萍家住朝阳社区狮形岭小区,在这个不算大的小区里,许多人都对他印象深刻。因为他为人直爽、爱帮助人。

80岁高龄的邻居张大爷多年前因工伤残,他的妻子李大妈身体也不太好,夫妇俩的孙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生活不能自理。由于儿子和儿媳在外务工,没办法把孩子带在身边,老两口便承担起了照顾孙子的重任,其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周光萍经常主动上门帮助张大爷一家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自家有什么好吃好喝的,也总是会让妻子给他家送去一份。

去年冬天,周光萍见李大妈手上布满了冻疮,却还在冷水里洗衣服。经询问才得知,原来受房屋结构和家里原先水管布线的限制,张大爷家里没办法安装洗衣机。周光萍见状,当即休了一天班,专程跑到五金店买来水管、电线等,然后邀请社区一位精通水电安装的志愿者,一起帮张大爷家完成了线路改装。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李大妈终于告别了用手洗衣服的时代。李大妈感慨地说:“与周光萍做邻居真是我们老两口的福气啊!” 

“今后就由我来照顾你” 

周光萍有个两岁的侄子。侄子才8个月大时,他的母亲就离家不知去向,而他的父亲为了生计长年在外务工,跟着住在上栗县清溪村的奶奶身边成长的他被查出有自闭症倾向。尽管周光萍自己每天起早贪黑,工作十分忙碌,家庭经济也不宽裕,但他还是在半年前毅然将侄子接到自己身边,揽下了照顾侄子的重任。 

也就是从把侄子接到自己身边的那一天起,周光萍每天又增加了一项工作:每天早早起床,带侄子去做30分钟的户外锻炼;早饭后,把侄子送到市区的康复中心做1个小时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结束后,如果正好轮到自己当班,就开着出租车将侄子送到他原先就读的、他所熟悉的清溪幼儿园,如果不是当班就骑着电动车或是坐班车把侄子送过去。下午幼儿园放学后,他再赶往清溪把侄子接回家。这样一天一趟,来回近40公里,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值得庆幸的是,在周光萍的精心呵护下,如今侄子的自闭症倾向已好了很多,也开始愿意与人交流了。每当听到侄子用稚嫩的声音叫他“伯伯”时,周光萍就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