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关镇檀梓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9岁的李德萍老人一边和朋友聊着最近的趣事,一边练习着毛笔字,“每次来到这里,就是放松身心,村里对我们老年人的关照非常好。”
近年来,老关镇檀梓村以党建为统领,加快党建工作与民生事业深度融合,打造家门口的养老乐园,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颐养天年。这一农村养老新模式,解决了留守老人的生活困难,实现了农村党建和民生工作的双赢,成为“老人开心、子女安心、组织放心”的“三心”幸福工程,让社区老人养老变“享老”,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提供精细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平常和老年村民相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老人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到店里理个发,来回一趟也十分费力,我们就想能不能让这些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理发、量血压等服务。”老关镇檀梓村工作人员介绍。
檀梓村养老服务中心配备了服务队伍,安排老协、志愿服务队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照料、卫生清理及医疗陪护。此外,还有专业队伍为村民提供家政、水电维修、医疗养生等服务,这些志愿服务不仅给老人带去尊重和方便,更成为一个微宣讲新阵地、基层治理新抓手、社区文明风尚培育新举措。
打造“幸福食堂” 让老年人乐享幸福“食”光
“来‘幸福食堂’吃饭既方便又实惠,我和老伴从试运营到现在每天都来这里用餐。”居住在檀梓村朱家屋组的朱大爷开心地说。
“檀梓村全村人口5000余人,老龄人口800余人,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突出,为满足老年人的就餐需求,我们按照‘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思路,以‘餐饮企业+幸福食堂+助餐点’的模式,在檀梓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办家门口老年‘幸福食堂’,‘幸福食堂’面向社会开放,全力破解社区高龄、孤寡、空巢、失独等老年群体的就餐难题。”檀梓村党委委员文爱春介绍。
“行政村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广大老年人安居乐业的家园,也是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老关镇檀梓村党委书记朱树生说。檀梓村将继续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养老需求,为辖区老年村民提供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