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市妇保 查看内容

健康科普|宝宝哭得哄不住?警惕小儿肠套叠

2023-9-9 14:23|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患儿,男,5个月,一天前出现无明显诱因哭闹,母乳喂养后出现呕吐,尿不湿上见红色血样便,遂来院就诊,查超声诊断为肠套叠,经治疗后痊愈出院。什么是肠套叠?肠套叠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 ...

患儿,男,5个月,一天前出现无明显诱因哭闹,母乳喂养后出现呕吐,尿不湿上见红色血样便,遂来院就诊,查超声诊断为肠套叠,经治疗后痊愈出院。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存在障碍。 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肠套叠和继发性肠套叠两种类型。原发性肠套叠指肠管蠕动失去节律性或肠痉挛所致,多见于小儿;继发性肠套叠多由息肉、肿瘤所致,多见于成人。


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一20%,好发于6~36月婴幼儿及内分泌失调的患儿。典型临床表现有腹痛、呕吐、红色果酱样便及腹部包块。儿童肠套叠临床症状与婴儿肠套叠相比较,症状不典型,起病较为缓慢,随着肠套叠病情的进展,患儿逐渐会出现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等症状,48h后可能出现肠坏死,产生明显的腹膜炎体征,表现出高热、严重脱水以及电解质失衡的明显中毒症状与休克征象,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肠套叠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肠套叠的发病原因尚不太清楚,但大部分肠套叠可以找到明确的诱发因素,其中病毒性感染后刺激小肠淋巴组织增生,是诱发肠套叠最常见的原因。



如何确诊小儿肠套叠?

腹部超声在套叠部位横段扫描可以见到同心圆或者环状肿瘤图像,纵段扫描可以见到套筒征。



确诊肠套叠后如何治疗?

在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经过肛门插入导管,并将气囊充气20~40ml,可以向管内注入37~40℃的等渗生理盐水,匀速灌入肠内,在灌肠过程中可以看到环状块影,退至回盲部,半岛征由大到小最后消失,诊断治疗同时完成。90%以上的患儿可经非手术治疗复位肠管成功,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无法复位成功的患儿,采用手术复位,必要时切除肠管。


注意事项

确诊为肠套叠后,此时千万不要再进食,包括饮水。这时患儿会表现为反复呕吐,如果强行喂食可能会导致误吸,加重患儿呕吐次数。病情初步恢复后,宜吃流质无糖的饮食,康复期宜吃低渣易消化的食物。

肠套叠有可能会复发,复发时间间隔多在6个月以内,多集中在首次发作后1~12个月,家长这段时间需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当患儿有阵发性哭闹即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及时复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