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支粉笔写春秋,三尺讲台育桃李”。近年来,一大批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名优教师不断涌现,他们彰显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风采,用爱心托起教育梦想,用责任铸就事业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无私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为热烈庆祝第39个教师节,传递湘东教育声音,充分展示湘东区教师形象,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湘东发布推出“庆祝第39个教师节|教师风采展示”栏目,激励广大教师在学习榜样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履职尽责,为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氛围。让我们走近这些优秀教师代表,听听他们不平凡的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 10 周学良:矢志不渝 献身教育 从简陋破旧的老校舍到现代化的教学楼,周学良不知不觉过了35个教学春秋,当年的风华正茂也变成了沧桑满面、两鬓斑白,但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默默奉献于三尺讲台,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理念。荣获了“市优秀教师”“区优秀青年管理干部”“教研教改先进个人”“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区工会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他始终坚持不断地加强政治学习,端正自己的教学思想,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在教学中,他总是把一些数学题趣味化,把数学题变换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去探讨,去发现并解决好问题;也经常把数学中的重点、难点化为一个个的“堡垒”或“关卡”,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 为响应在乡村学校大力发展少儿足球运动号召,学校要创建一支足球队。但这所农村学校,没有规范的足球场,没有专业的足球教练,甚至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这让足球队的成立变得困难重重。作为一个年过半百且不懂足球的门外汉,他毅然接下了任务。从此起早贪黑,一路跌爬滚打,边教边学,开始了长期的足球和运动队训练,也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他所带领的足球队在区小学足球赛中名列前茅,甚至进入了区前四名,运动队参加区田径运动会表现良好,他也被评为“区优秀教练员”。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30多年风雨沧桑,他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的岗位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那个甜美的梦,善始善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心中的温情化为爱心,奉献给他的学生。 11 黎丽: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她,是一名90后的青年教师,毕业后,她默默坚守在山村教育这片沃土,她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山村的教育事业,她把博大的爱心献给了那群孩子,她用智慧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她用语言激励孩子茁壮成长,她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师德标兵的责任和担当......她就是荷尧镇中心小学数学教师黎丽。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十年如一日,虚心向老师们学习,向课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带着思索学习,不断锤炼自己。 她善于钻研教材,喜于数学课堂,认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她自己也在努力践行着。在她的数学教学中,她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自己的数学课堂。她的学生经常说:“黎老师时不时会给我们上一节数学实践课,带我们探讨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她还给我们上数学魔术课、魔方课,可有意思了,我们很喜欢上黎老师的课。”的确,在黎老师的数学故事里,精彩纷呈......因为有了爱,同学们总是喜欢上她的课,她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 她虚心学习,努力钻研教育教学知识,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活动,2017年9月,她有幸参加了“2017置换脱产国培计划”学习班,在这期间她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国培班中举行的各类活动,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几年的教学生涯,让她深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2023年3月,得知湘东区举办心理培训,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利用周末进行线下学习,每天晚上进行线上学习和刷题,经过三四个月的努力,顺利拿到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 12 刘宗信:做温暖教育的践行者 他是一位有着40多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对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学生真情实感,富有爱心,对社会真诚奉献不计名利。正是这个信念,几十年来,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他就是荷尧镇双福小学教师刘宗信。 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6时起床,7点左右赶到学校,清晨一踏进校门,他就像是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闹钟,细致安排一天的工作日程,倾力投入到班级的管理工作,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成长。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让课堂妙趣横生,每个月,他都要看两本教学专著,定期收看名师教学视频,反复酝酿教学案例。“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以学习者的角色和他们一起玩算数小游戏,一起分享学习心得”。他把学生当朋友,当作自己的孩子。平时有空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故事会、辩论会、小老师讲坛、读书小报展评……在活动中,孩子们提高了素养,增强了自信。 为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和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他频频对学生进行家访。班里的学生妍妍,总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写作业拖拖拉拉。他家访得知该学生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后跟着父亲生活,而父亲又起早贪黑在外忙碌,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在教育上帮不了忙,孩子就养成了懒惰的习性。通过与妍妍的父亲及孩子深入交流沟通互动,妍妍感受到了父亲与学校的关爱,现在对学习兴趣满满,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书写上也不马虎,从一个懒惰不爱学习不爱讲话的孩子变成了爱学习聪明活泼的好孩子。 转眼40多年过去,虽然时光染白了他的头发,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仍不减半分。他常说:“我感谢这份工作,让我自己的生命有活力,使自己的灵魂不麻木”。为师的灵魂既是教书更是育人,三尺讲台,他将一如继往专心治学,无私奉献,模范践行着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价值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