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塔坐落在芦溪县宣风镇茶垣村庙下组袁河岸边,正门朝西,与萍乡县城遥遥相对,塔门上方是半圆形,门楣上刻“兴文塔”三字,楷书。塔高35米,占地面积31.4平方米,东边邻庙下村,西边为大片农田,南边为山,山下为茶垣村,北边紧临袁河,底层占地面积21平方米。 据同治《萍乡县志》记载:“兴文塔,在廷宣乡龙山寺右,距城35公里,为东河锁钥,塔后有笔峰别墅,道光癸卯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邑绅敖星煌倡建。”距今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该塔七层八棱,底层由300厘米厚、500厘米长的麻石构建,坚固厚实,而上面各层均是用白泥砖块砌成。每一层的塔棱外观系用雕凿的石块拼成八角形的塔檐,每只角上都雕有上挑的鹤冠石垛,飞檐上原来挂有风铃,现已锈失,塔内木楼板因年代久远已严重腐烂。各层有券顶窗孔四个;顶为葫芦型。塔身建造得非常整齐美观,砖块之间和石块之间的连接,用的是桐油、糯米和石灰调制的辅料凝结而成,这种材料使塔体的连接非常牢固。塔的正门朝西向,门上方是半圆形,门楣上刻着“兴文塔”三个大字。在塔内,门洞上下左右的石块上都设置了安装塔门用的转轴孔。 ![]() 兴文塔建成的第二年,又逢全省的乡试,萍乡县在这次乡试中一举考取了文星瑞等五名举人,文星瑞后来做到了广东罗定直隶知州和高廉兵备道道员;在同一年会试中,本县长丰乡王景澄考取二甲第一名进士,后来他做到了浙江温州知府。又过了两年,在全省乡试中又考取了柳家驹、李敦临等六名举人,后来柳家驹做了知县,李敦临做了云南姚州知州。 兴文塔建成后的第十三年即咸丰六年1856年,萍乡大才子文廷式出生。清光绪十六年文廷式在京城会试中考取一甲第二名进士,俗称“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四年后光绪皇帝亲拔文廷试为大考一等第一名,升其为侍读学士。 宣风兴文塔 1984年10月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认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