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朱焕荣 从7月7日开始,湘东区各地普降特大暴雨,萍水河湘东段河水暴涨。 至9日,在持续的强降雨后,湘东镇、麻山镇等城区乡镇瞬间被淹,白竺乡、东桥镇等山区乡镇多处暴发山洪、泥石流,河道水位迅速上涨、漫灌至周边村庄……截至当日18时,全区已有29.5万余人受灾,因灾转移5.8万余人。 灾情就是集结号。在坚强的领导力、科学的决策力和高效执行力之下,湘东党员干部以勇于担当、一心为民的精神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中来,夺取了应急抢险阶段人员零伤亡、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群众生活安定有序的阶段性胜利。 科学部署,锻造抗洪“主心骨” 7月9日清晨6时,彻夜灯火迎来了黎明,湘东区防汛救灾指挥部也在一夜未眠中迎来了新的险情:就在刚刚过去的两个小时之内,湘东城乡水位急剧上涨,新一轮洪峰正在蔓延,来势凶险。 早在7月7日,湘东区委、区政府就意识到可能发生严重的灾情,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就召开紧急会议,拉响应急响应警报,启动应急预案,开始逐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湘东区灾情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李小豹指示。7月8日,腊市镇明塘村冷水桥110米河岸被毁,李小豹冒着大雨来到事发地,指导干部群众开展防汛救灾工作。随后,李小豹又多次来湘东检查指导救灾工作,市委副书记陈云先后3次来湘东督导防汛救灾工作,副市长黄强坐阵指挥调度市直部门救援湘东。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湘东区制定出一套科学的防汛救灾方案,气象、水利、水文部门强化会商研判,提高预报精度;应急部门根据雨情水情汛情发展变化,实时分析研判,发布联合预警信息;公安、人武、消防等部门视汛情为令,全员迅速进入战备状态;全区各级各单位严格落实值班带班制度,密切加强雨情水情监测,确保各类信息及时上传下达。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领导靠前指挥,分赴挂点乡镇指导防汛工作,奋战在抗洪一线,全力组织群众转移。 在综合分析汛情后,7月9日凌晨,区委、区政府迅速将Ⅲ级应急响应提升到Ⅱ级。并设置了综合协调、水情信息、灾情统计、险情救援、后勤保障、宣传报道、专家指导、督查督导等8个工作组,成立部门应急分队、乡镇街应急分队、消防救援分队、公安巡防分队、民兵救援分队等五个救援队伍,全员投入抗洪抢险。 紧急发布防汛公告,及时发布洪峰预警公告,全力动员群众安全转移,动员危险低洼地带人员紧急疏散和转移……夺取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主心骨”鼓起了湘东人信心和决心,全区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抗灾救灾。 担当重任,筑起抗洪“战斗堡垒” 7月9日: 8时30分,湘东镇美建村俞家洲大水围村,3000余人困在齐腰深的洪水里; 8时50分,319国道婆婆岩路段两处塌方,萍乡至莲花的拓村隧道塌方; 9时8分,麻山镇小桥、桐田等村庄成为孤岛,1万余群众被困;茶冲水库水位高涨,下游3000余群众需要紧急转移; …… “不要急,不要怕,我们马上到你们身边了。”从7月9日凌晨6时之后,指挥部的救援电话就一刻也没有停过。面对险情,湘东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发挥了坚强的堡垒作用。 排上村村委会主任李萍家屋前的岸堤大面积滑坡。顾不上自家房屋受灾,李萍忙碌在灾情严重的集镇上,引导群众转移,一直到凌晨4时半才稍微眯一下眼。 位于新中社区的角冲水库水位一直在涨,即将漫上堤坝。民警张振动员受困户黄方华搬迁遭拒后当即立断,与其他一起四人,抱的抱头,抱的抱脚,硬是将彭芳华从家中合伙抱往安全地带。 在广寒寨塘溪村扶贫产业基地,为避免湍急而来的洪水冲垮鱼塘,村支书张淼龙跳进水塘,及时疏通出水口,避免了扶贫产业基地损失。 两天两夜,湘东的干部基本上没有合过眼:山体桥梁塌陷,白竺乡的干部冒雨值守在320国道白竺路段;俞家洲洪水围村,湘东镇的干部一直浸泡在齐腰身的大水中;老关镇的干部守在红星碓塘水库,铲淤泥、装沙袋、运沙石、填堵决口,手掌磨出了血…… 把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抗洪抢险的首要任务。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的抗洪救援队,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消防战士、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担当重任,一如既往地发挥了人民卫士的作用。 湘东消防救援大队出动270余人次,疏散690余人,救助被困人员430余人;湘东供电部门出动150余抢修人次,冒雨抢修10KV线路停运36条,为3.1万余用户恢复用电;湘东公路分局清理疏通涵洞、对路面排水、折断的树木截断拖走,对路面塌方及时清理;民政、卫生等部门通过多种渠道调运筹集帐篷、粮食、饮用水、药品等救灾物资,向灾民提供方便面2356箱、矿泉水3520箱、被子草席368套…… “自己不吃饭,送给我们吃;自己泡在水里,背着我们逃。”在抗洪现场,一位80多岁的老人动情地向李小豹说,干部都是好样的,党员都是亲人一样。 湘东区出动党员干部民兵7000余人次投入抗洪抢险,每一份力量都向受灾群众聚集。截止到9日18时,全区解救围困群众5.8万余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灾群众衣食住医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灾区群众情绪稳定。 守望相助,彰显“小城大爱”精神 听闻峡山口街昌盛村一孕妇正在待产分娩,消防大队带着人员再次发动冲锋舟。正当发愁冲锋舟在旱地走不动,街面的群众自发前来抬;更有村民开车自愿来拖运冲锋舟。 在老关镇红星村,碓塘水库堤坝发生垮塌。村民李水萍右手不便,仍然投入到救灾行动中,与镇机关干部扛起一包又一包的沙袋。 顾不上去接被困的妻儿,湘东镇前街的居民肖枫划着自家小船,持续6个多小时,从洪水中解救居民100余人。 在大丰村,村民童道芳屋后山岭大面积塌方。村里的党员和志愿者前往救援,大伙手提肩挑,紧急排险,清除塌土。在此次救援中,大丰村出动党员群众6000余人次投入突击抢险,解救围困群众1505人。 …… 在党员干部的引领下,湘东群众守望相助、团结一心,上演着一幕幕“小城大爱”感人至深的生动场景。 湘东的灾情,更是牵动着媒体和全市人民的心。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等各级媒体,第一时间赶到救灾现场,把湘东的灾情传到了网络平台,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声援”。市军分区、消防等市直部门从人力物力上送来支援,芦溪县委调来冲锋舟,还有上栗县的民兵应急、武功山蓝天救援队等志愿队伍纷纷加入救援。 “多亏了你们把我们及时抢救出来”,抱着几个月大的孙子,昌盛村60岁的胡田良老人激动不起,对前来救援的同志感谢了一个遍;“屋里积水,屋后山坡上的水坝眼看就要冲垮,还有大树压墙,高压电线将倒,是你们化险为夷”,提起历经6个多小时的救援,腊市镇竺园村民刘美群对消防官兵、应急分队感恩不已。 暖心的故事,发生在湘东的每一个受灾区,让每一个角落都涌动着希望。险情过去,灾情还在,当前,隐患排查、灾后重建等工作已全面展开,赢得抗洪大考的湘东党员干部和群众继续发扬抗洪精神,坚定信心,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