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区 查看内容

这就是,湘东种业!

2023-9-18 09:28|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这里是江西的西大门地处湘赣边境素有“赣西门户”“吴楚通衢”之称这里是凯丰的故乡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黄兴、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素有“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绘画之乡”“铜管乐之乡” ...

这里是江西的西大门

地处湘赣边境

素有“赣西门户”“吴楚通衢”之称

这里是凯丰的故乡

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

黄兴、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

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

素有“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绘画之乡”

“铜管乐之乡”“花锣鼓之乡”

“傩文化之乡”的美誉

这里是“中国工业陶瓷之都”

工业起步早、发展快

全区的化工陶瓷占到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

也是国家工业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国家新材料示范基地

这里是全国有名的杂交水稻制种之乡

当湘东制种人翻山越海来到海南

一粒种子开始自由生长

南繁精神在湘东大地上传承

“杂交水稻种业之乡”加速崛起

全国十粒种,一粒自湘东

从上世纪70年代的南繁制种

到如今

湘东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

的欣欣向荣

近50年来

湘东制种已成为

响亮全国的“城市名片”

为国家粮食安全不断贡献种业力量

稻海弄潮

湘东水稻制种,有着悠久的历史。1973年,颜龙安院士带领的湘东农业科研团队成功研究出了我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三系“珍汕97A”,并选育成功杂交水稻强优势组合“汕优2号”,在全国率先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拉开了水稻种子革命的序幕,也开启了湘东近50年南繁制种的征程。

创业初期的海南

还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

走的是砾子路,吃的是椰子饭

住的是茅草屋,睡的是棍子床

号称“三个蚊子一盘菜,三条蚂蟥当腰带

三只老鼠一麻袋”......

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

湘东南繁人孕育出了优秀的精神品质——

坚忍、执着、科学、实干

勤劳智慧的湘东人

像候鸟一样往返海南和湘东之间

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凭着坚定的意志

顽强的毅力和过硬的技术

将南繁制种事业发展成为现代化农业产业

为湘东赢得了

“水稻制种看南繁,南繁制种数湘东”的美誉

经过近50年的历程

湘东已形成了“南繁”“本地”“外埠”

及“育繁推”一体化的发展大格局

稻浴春风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国家、省、市等各级种业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发展支持力量持续增强。

赣鄱大地,稻米飘香。在江西省,支持种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如雨后的春笋。

2022年,江西省制定了《江西省“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

萍乡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起步早、历程长,见证了我国杂交水稻半个世纪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全过程。近年来,萍乡市大力实施打造种业大市战略,出台多项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湘东区也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为种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湘东种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在于以领导关怀“强筋”

以政策赋能“添翼”

以党建引领“淬骨”

以龙头示范“铸魂”

以服务助力“通脉”

种业发展欣欣向荣离不开党建引领

1975年

萍乡市派出制种队奔赴海南时

即在海南队伍中成立了党组织

40余年来

党组织一直引领湘东制种事业的发展

制种队伍中党员始终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稻香万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萍乡市提出建设水稻制种大市,湘东区作为国家种业大县,更当在保障粮食安全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开启新征程,为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作出更大贡献。

意气风发,阔步向前

湘东人秉承“坚忍执着、科学实干”的精神品质

全面打响种业强区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