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银河镇 查看内容

银河镇河下村:擦亮“三张名片”,建设秀美河下

2023-9-20 11:4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芦溪县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各村党组织书记在活动中交流经验做法、 ...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芦溪县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各村党组织书记在活动中交流经验做法、展示工作成效。芦溪党建特开设【擂台比武展风采】专栏,将陆续推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好经验好做法,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银河镇河下村党委书记、主任易永辉 《擦亮“三张名片”,建设秀美河下》

河下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4532人,党员104名,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近年来,河下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擦亮“三张名片”,依托富硒富锌土壤资源,推动“红绿”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实现组织强、百姓富、生活美、民风淳。




第一张名片:战斗堡垒“强”

图片

▲银河镇河下村党员助农插秧






河下村将抓好村党组织建设放在首位。班子队伍实力强。换届后,选出村支“两委”6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7岁降到40岁,其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有3人,文化层次和年龄结构得到了优化,工作力量更足了。同时储备了后备干部6名,确保“源头活水”不断。河下村连续两年村级班子绩效考核为全镇第一名。支部阵地建设强。对标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要求,对党群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实施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让便民服务变得简单、快速、有效化。建设了幸福食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给党员群众提供阵地保障。党员服务能力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1+10+N”党员联户活动,发动104名党员下沉网格开展“月联月访”,争做“群众贴心人”。不论是城乡环境卫生品质提升、疫情防控,还是防洪抗旱、打非治违等工作中,党员们都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主动参与。


第二张名片:乡风文明“淳”

图片

▲银河镇河下村开展“红色大讲堂”活动






河下村着力在营造文明乡风上下功夫。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焕发乡村“新风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将著名军旅文学评论家朱向前将军旧居修缮翻新,将朱向前将军的荣誉和作品建成“将军红史墙廊”和将军作品展示厅,还将捐赠的4万余册藏书建成红色文化阅读室,增设了宣讲讲堂、村史馆等多个活动场地,打造形成了河下村院背红色文化新村。“将军旧居”成为全镇广大党员群众接受红色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依托将军旧居红色阵地,培养了一批熟悉村情村史、善讲红色故事的党员、文艺志愿者组建红色宣讲队伍,面向广大群众开展宣讲,让红色基因代代赓续。开展特色活动,激活群众“新活力”。河下村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党群力量,引导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元宵节会组织“耍龙灯”,春天会组织植树,夏天参与全县端午节“赛龙舟”、秋天举办“农民运动会”,引导党群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制定村规民约,营造社会“新风尚”。广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各项活动,推动乡风文明蔚然成风。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红白理事会规章制度》,将红白事公约写进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管理,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促进形成移旧俗、倡新风、抓发展的良好风尚。


第三张名片:产业发展“旺”

图片

▲银河镇富硒产业基地






蔬菜产业持续壮大。河下村依托富硒富锌的土地资源优势,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打造了多个绿色蔬菜产业种植基地,统一用“银凤牌”标签,销往萍乡、宜春、湖南等地。黄瓜、茄子、芹菜、辣椒等4个蔬菜品种获富硒产品认证,被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基地连片兴起。随着蔬菜产业逐步向基地型、专业型和特色型的方向发展,其他基地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岭下、黄塘自然村主要发展蔬菜生产基地;西圣桥自然村以瓜果生产为主;院背、李家庄自然村以油菜、水稻高产示范田种植基地为主,全村产业遍地开花,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每年平均增收2万元。店铺出租稳定增收。充分发挥临街的优势,将闲置的旧房和土地改造成临街店面29间,以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租赁的方式对外进行招租,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河下村将集体经济收益投入到村级建设、产业发展、企业入股中去,形成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