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 诚报道:上栗县上栗镇西顺社区六年级学生罗坚(化名)在父母离婚时曾有过一段至暗时刻,分崩离析的家庭让他深受打击,他笨拙地用退学的方式来引起父母注意。西顺社区儿童之家“童伴妈妈”周瑶知道后,及时找到了这个孤立无援的孩子,给他做心理辅导,还多次上门劝说他父母,最终夫妻俩重归于好,罗坚也得以回归校园。 为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创建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温馨社区,近年来,西顺社区以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加速整合阵地资源,加强软硬件建设,开展系列关爱主题活动,努力把社区“儿童之家”打造成孩子的“成长乐园”。 强阵地 精心守护伴成长 上栗镇外出打工人员较多。外出打工的父母由于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对子女的关爱大多停留在表层,给零花钱、买新玩具……但对他们心理上的需要关心得很少。 西顺社区党支部书记蔡建介绍,社区留守儿童平时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还有一部分寄宿在亲戚家。由于父母的关爱不够,教育和管理上的缺位,不少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存在性格孤僻、学习懒散等不良倾向。 为了解决外出打工者的后顾之忧,让留守儿童拥有一个没有情感缺憾的童年,西顺社区建设了面积200余平方米的“儿童之家”,高标准配备了心理咨询室、图书室等,可同时容纳50名儿童开展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儿童之家”作用,西顺社区联合社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实地上户了解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庭组成、生活照料、教育就学等基本信息,详细掌握社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底数,完善了档案。配合上级民政部门定期对监护较差、失学辍学以及重残重病等重点对象巡访,邀请他们进入心理咨询室交流,确保了社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无一人失学、辍学。 建队伍 用心用力抓服务 西顺社区“儿童之家”设在社区居委会内,依托入驻的3家社区社会组织,成立了一支由社区党员干部、儿童主任、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学校老师等组成的23人“童伴妈妈”队伍。 “童伴妈妈”每人结伴1名留守儿童或困境儿童,入社区、进网格,为他们提供家庭教育、亲情陪伴、情感关怀等服务。温馨私密的“儿童之家”和心理咨询室,无声表达的心理沙盘,带音乐疗愈功能的放松椅,一路与孩子暖心相伴、贴心相随。 为吸引更多的留守儿童进入“儿童之家”,除免费向社区孩子开放阅读外,西顺社区还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实际需求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朗读故事、教授乐理知识等,充分发挥“童伴妈妈”专业优势,为有需求的儿童开展“定制化”帮扶。 聚合力 多彩活动促提升 “我想要一个足球。”“我想要一个书包。”“我想妈妈多陪陪我。”点亮“微心愿”活动中,留守儿童纷纷许下了自己的心愿。2023年,西顺社区依托“儿童之家”,联合共建单位开展了点亮“微心愿”活动。 前期让孩子写下自己的小小心愿,当中有文具、足球、羽毛球等他们喜爱的物品,汇成一颗颗心愿树。共建单位党员通过认领“微心愿”来帮助他们实现,把礼物递到孩子手中,并鼓励孩子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好好学习。活动中,西顺社区共为32名困境儿童送上“微心愿”礼物。 西顺社区“儿童之家”已经陪伴孩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愉快的周末,极大丰富了孩子精神文化生活。西顺社区“儿童之家”自开始运营使用以来,获得了家长和孩子的一致肯定。 下一步,西顺社区将继续在“儿童之家”举办各类趣味活动,同时整合多方资源,引导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为更多孩子打造温暖港湾,用心呵护每一艘“小帆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