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市妇保 查看内容

健康科普|宝宝持续高烧+皮疹,千万别大意!很有可能是川崎病!

2023-9-23 15:10|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近日,一名2岁的男宝宝因反复发热到我院儿科就诊,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反复的高热,体温达40度,服用退热药物体温可下降,但持续不久又出现高热。2天前家属发现小孩双眼发红,身体躯干、四肢出现红色皮疹。我院门诊医 ...

近日,一名2岁的男宝宝因反复发热到我院儿科就诊,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反复的高热,体温达40度,服用退热药物体温可下降,但持续不久又出现高热。

2天前家属发现小孩双眼发红,身体躯干、四肢出现红色皮疹。我院门诊医生考虑患儿可能是“川崎病”,将患儿收入住院。

入院后体格检查发现:患儿躯干、四肢见散开红色斑丘疹,双侧颈部可触及数枚淋巴结,双眼结膜充血,舌头充血呈杨梅舌样改变。随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左侧冠状动脉扩张。根据以上表现确诊为:川崎病。家属一听懵了,川崎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它很严重吗?会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危害吗?

1什么是川崎病?

川崎病,又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因为是一位日本医生(川崎富作)发现并制定的规范,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

该疾病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疾病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自限性疾病。如不治疗,20%会出现冠状动脉损伤,从而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形成,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常见原因,多在5岁之内(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1.3:1)。

2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患儿发热持续5天以上,以反复高热为主;双侧眼球结膜充血;口腔粘膜病变:口唇潮红皲裂、杨梅舌、口腔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全身多形性皮疹;四肢肢端变化,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掌跖及指趾端红斑。恢复期:甲床皮肤移行处膜样脱屑;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

3川崎病的诊断手段是什么?

川崎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和心脏彩超等检查综合分析判断。

4川崎病的治疗、预后如何?

川崎病的急性期治疗主要是给予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川崎病患者临床治愈出院后还需要长期的定期随访复查,主要是了解心脏及冠状动脉的变化,避免遗留后遗症。绝大多数川崎病患儿的预后良好,经过及时诊断和恰当治疗以及规范的随访复查可以完全康复。

5如何预防川崎病?

川崎病发病原因不明,但根据临床来看,不少孩子病毒感染后会很容易引起全身的免疫反应。

“所以建议家长,换季时不要让孩子着凉,多喝水,增强免疫力,增强黏膜的免疫力屏障,不反复刺激机体的免疫体系。最重要的是,一旦发现不寻常症状,要及时就医,别延误治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