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丹江街的城乡社区中实行“六社联动”给当地百姓带来了获得感和幸福感。使社区实现了精神面貌、物业管理、卫生环境、老年养老、儿童教育、遵纪守法等六个方面的大变化。 “六社联动”巧搭平台,综合治理顺理成章。“六社联动”前,丹江街所属5个社区居委会均属国有企业家属区,“三乱三老”(低矮潮湿、建筑零乱的老房子,杂草丛生、垃圾乱飞的老棚区,矛盾突出、管理混乱的老街坊)特别严重,丹江街党委通过调查研究后决定以党建为引领,以“六社联动”为载体,一切从服务群众出发,来一场社区管理大改革。一是抓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入手,从企业管理接手转变为社区行政管理;二是争取国家“棚户区”改造资金,统一规划,拆旧建新彻底改变人居环境。 通过几年的努力,一批新式小区诞生了,老式“棚户区”不见了,整齐的楼房、宽敞的街区、美观的环境展现在群众前面。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改造好的小区与房地产公司建的小区大不一样,没有物业公司管理,没有业主委员会参预,没有群众活动场所、没有管理人员和经费。小区管理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才能使新型的社区管理上水平,物质文化生活上规模,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上档次。为此,他们着手建立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会志愿者为辅助、以社会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以社会企业为动力的“六社联动”工作模式,推动了社区工作蓬勃发展。以社区为平台,强化党的领导,将社区党组织延伸到物业管理公司、网格小区、社区企业、楼栋等基层一线,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各项事业有条不紊地进行。以社会组织为载体,先后成立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由社区工作人员、退休党员、工人、居民和选调热爱社区工作的大学生、社会人士参与管理,列入社区统一管理体系,工作统一研究,任务统一实施,难题统一解决,不扯皮,不推委,助推小区管理上台阶。 “六社联动”实施后,物业管理可以收取少量费用用于小区建设,房屋维修、水电气维修、小区美化亮化、治安保卫、环境卫生、小车停放等服务项目,做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一切工作步入正轨,得到了社区广大居民的认可、赞扬和支持。 “六社联动“各司其责,携手共建改天换地。“六社联动”建立后,各单位、各服务队伍在街党委、社区党组织及各社会组织的领导下各司其职,该干什么就干好什么,达到了携手共建联建的目的。 首先,他们建章立制,形成规范化运作。物业管理公司以《物业管理法》为依据,承担一切管理责任。业主委员会一边广泛听取业主的意见建议,一边反馈业主意见并监督实施,做到了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社区组建的各志愿者队伍,有水电维修,有环境监管,有服务老人小孩,项目繁多,功能齐全,居民只要一个电话,服务人员马上到场,免费服务,如有经费开支项目则由物业管理公司承担。社会慈善机构和市区行政企事业单位与社区挂点,根据各自单位特点,开展特色服务。例如,安源区检察院挂点江矿社区,他们建立法律咨询室,定期进行法律宣传和教育。有的慈善机构投资为社区建立了老年幸福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便歺。有的企业投资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有唱歌跳舞,有乒乓球、羽毛球室,有棋牌室,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体育生活。“六社联动”形成一盘棋,为社区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六社联动”紧贴民心,幸福社区温暖邻里。丹江街建立“六社联动”管理机制,通过紧贴民心,温暖邻里的系列活动,全街两村五社区普遍建立了“红安源邻里之家社会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办了“幸福食堂”、党群活动室、社区时间银行、幸福书屋、幸福小喇叭工作室、幸福中医馆等活动场所,使广大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在这里免费尽享社会组织提供的各类文化物质生活,吃便歺、看电影、阅读图书、打乒乓球、棋牌比赛;接受老年中医治疗、少儿法律教育、邻里矛盾调解,使社区成为居民的幸福家园。 城南社区党委在为民服务上坚持“零距离”,满负荷工作量。三方联动,搭建议事平台。建立网格党支部引领、业委会监督、物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明确三方职责,推动工作落实。形成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居民代表等共同参与的联席议事会制度,共同协商研究解决居民关注的重大事项和难点问题,定期召开屋场贴心会、居民议事会,引导居民共同讨论基层事务。 自2021年至今,先后召开屋场贴心会、居民议事会30余次,收集意见诉求150余条,为居民群众切实解决了一批下水道堵塞、停车位太少、暑寒假儿童托管等难点热点问题。每逢节假日,各社区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例如端午节扎粽子、中秋节包饺子猜灯谜、春节广场舞比赛,让广大居民触入到社区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来,使民心与党心越贴越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