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市妇保 查看内容

院庆专栏-学科篇|敬畏生命 “醉”美守护——麻醉科发展纪实

2023-10-21 15:0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萍乡市妇幼保健院麻醉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辅助”到“支柱”,从院内二级学科到一级学科的发展历程,在麻醉质量和麻醉内涵得到提升的背后,是老一辈麻醉人攻坚克难,为麻醉科发展走出的坚实一步,是新一辈麻 ...

萍乡市妇幼保健院麻醉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辅助”到“支柱”,从院内二级学科到一级学科的发展历程,在麻醉质量和麻醉内涵得到提升的背后,是老一辈麻醉人攻坚克难,为麻醉科发展走出的坚实一步,是新一辈麻醉人传承发展,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一代又一代麻醉人无私的付出与奉献。回顾历程,展望未来,麻醉科将薪火相传,发挥最大的能量,为妇幼健康贡献学科力量。


迎难而上 初见雏形


引水方知开源不易,建院初期还未设置麻醉专用手术室,1981年医院设立住院部后才配置手术室一间,当时没有专职麻醉医师,由妇产科医师黎明兼任。

1982年,从萍乡市人民医院调入了专职麻醉医师陶优芳。

1984年,由医院培养专业麻醉医生寻兵,并由他负责麻醉相关工作。

1986年,设有专用手术室2间,隶属妇科管理。

1993年,手术室从妇科分离,正式成立麻醉科。当时科室只有医师2名,存在人力不足、人才匮乏、设施设备落后、跟医院的外科学发展不同步等诸多问题。

1996年,麻醉科使用最原始的药物(普鲁卡因、氯胺酮)及第一台麻醉机(上海产103麻醉机),在老手术间开展了第一例全身气管插管麻醉下妇科手术。

搬入新的综合大楼后,麻醉科设有4间新手术室。

1999年,派麻醉医生前往南京中大医院进修学习,引进丙泊酚全身麻醉药物。

2000年,在门诊开展了第一例静脉全身麻醉下人流手术,后来逐渐形成规模,目前门诊手术静脉全身麻醉覆盖率达到95%以上。    

2000年,率先在萍乡地区开展了新生儿手术麻醉,如开展了先天性闭肛、先天性膈疝、先天性巨结肠、脐膨出等手术麻醉。

2003年,率先开展无痛分娩技术。

2004年,新技术《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填补市内空白,该技术的特点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小剂量低浓度的麻醉药物,使产妇能清醒配合,舒适生产,突破了传统无痛分娩麻醉技术。

2004年,科室引进第一位全日制麻醉系本科生,之后逐步吸引来自不同学院的全日制麻醉系本科学历人才,为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010年,发表论文《1390例可行走无痛分娩总结》。

经过二十年的努力,至目前,我院无痛分娩覆盖率达85%以上,无痛分娩质量居省内领先水平。

2010年,麻醉科市科技局课题《喉罩置入并椎管内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年第一篇核心期刊《喉罩置入并椎管内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发表。

2013年,医院搬迁至文昌路新址,拥有功能齐全的层流手术间8间,每个手术室都配有先进的麻醉机、监护仪和其他相关医疗设备。

2014年,核心期刊中华麻醉学杂志收录《氨溴索复合盐酸戊乙奎醚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急腹症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儿科麻醉技术获得新的突破。

2014年,开设麻醉恢复室,设有3张床位,目前配备两名专职麻醉护士。

2015年,开展第一例新生儿单肺通气下膈疝修补术。

科室分别派麻醉医生赴上海复旦大学儿童医学中心,山东齐鲁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专修小儿麻醉及新生儿麻醉,为新生儿外科胸腔镜及腹腔镜麻醉顺利开展打下扎实基础。

2017年,引进自体血液回收机,同年开展产科第一例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填补市内空白。

2018年,科室增添第一台超声机,开展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技术,并逐步开展腹横平面阻滞技术及臂丛神经阻滞技术等。


传承接力 创新发展


第二代麻醉科学科带头人握好手中的接力棒,带领全科医护人员规范学习麻醉诊疗新技术、新方法、新规范和新指南,总结经验、查疑补缺,不断提升危重症救治能力,培养高精尖人才。现在麻醉科逐渐形成了临床麻醉、舒适化医疗、麻醉治疗学、疼痛诊疗、重症治疗五大主分支。

随着小儿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麻醉学科精准配合完成了新生儿的胸腔镜膈肌膨升手术麻醉、最低体重1.0kg早产儿NEC患儿麻醉、新生儿腹腔镜下幽门环切等危重症新生儿麻醉。

(第一例新生儿腹腔镜手术)

2021年,科室派医生赴上海第六医院学习超声下神经阻滞,科室开展各项疼痛治疗及多模式镇痛,为许多带状疱疹、膝关节疼痛、颈肩疼痛等患者解除了病痛。

2021年,麻醉科在赣西地区率先开展儿童舒适化镇静检查技术,现已经为近千例患儿实施舒适化镇静检查,让患儿在睡梦中完成MRI,CT、肺功能、超声等各项检查,此技术获得省内研究课题《右美托咪啶滴鼻复合口服水合氯醛糖浆用于小儿MRI镇静舒适化诊疗的研究》立项结题。

2022年,医院成为SMA患儿鞘内注射药物定点医院,麻醉科为严重脊柱畸形患儿鞘内注射药物治疗,让这一特殊群体可以在家门口看病,获得治疗。

(为严重脊柱畸形SMA患儿穿刺给药)

2023年,科室派医生赴上海第四医院跟随李启芳教授学习麻醉睡眠治疗,在萍乡率先开设麻醉睡眠门诊,调节植物神经的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CBTI疗法治疗成功,为广大失眠患者重新获得良好睡眠质量,有效率达85%以上。研究课题《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于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疗效研究》获得省卫健委立项。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麻醉科技术不断更新,能顺利配合完成妇科、产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乳腺外科、骨科等手术麻醉,年均手术例数达到4千例,年均麻醉例数达1万例。日常麻醉方面开展了各种麻醉方式,如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骶管麻醉、全麻气管插管、各项神经阻滞麻醉等。学科逐渐开展了脑电监测(BIS)、麻醉气体浓度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有创动静脉监测、肌松监测技术、危重症超声评估技术,为各种疑难危重症病例的麻醉提供有力保障。曾为高龄合并心脏病的宫颈癌患者根治手术实施麻醉;为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癫痫病的剖宫产患者实施麻醉;为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等产科危重症的救治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团队介绍


麻醉科医护团队共2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7人,麻醉护士2人,手术室护士14人,科室人员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睡眠中心进修。

开展国内及省内领先课题30余项,撰写论文40余篇。现麻醉学科为“江西省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学委员单位”、“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单位”、“泛长三角产科麻醉联盟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专科联盟单位”。


学科带头人


寻兵,副主任医师,麻醉学科资深专家,江西省整合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麻醉协会麻醉分会产科麻醉学组委员,江西省小儿麻醉学会委员,萍乡市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萍乡市卫健委危重症孕产妇抢救小组专家组成员,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危重症抢救小组成员。从事临床麻醉工作30余年,对妇产科,小儿麻醉,新生儿麻醉,尤其是疑难重症患者及羊水栓塞的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孙敏,副主任医师,江西省研究型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曾赴华西医科大学麻醉科进修,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2018-2019年被选为援外医疗队队员,远赴非洲乍得参加援外医疗工作,并评为优秀援外队员,2021年被评为萍乡市优秀医师。从事麻醉工作19年,擅长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如重度肺动脉高压合并妊娠麻醉,妊娠合并心脏瓣膜严重狭窄、重度心衰病人的麻醉以及各项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