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龚婷 7月11日上午6时至15日下午6时,4天4夜,这是湘东区水利局工作人员张懿凤在麻山河桃园段的工作时长。在96个小时的湘东水利抢险工作中,他连续坚守在一线长达88个小时。和他一样奋战在一线的水利工作人员,还有许多。 7月7日至9日,萍乡遭遇连续暴雨袭击,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威胁。7月9日上午10时左右,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在排查中发现,麻山镇桃源村境内的冷潭湾水厂有水管被洪水冲断,造成湘东城区20多万人的生活和工业用水全面断停,同时影响市区每日6万吨的源水供应。而此时,暴雨如注,洪水肆虐。为保障20多万人的生活和工业正常用水,市区领导先后到现场调度,研究推进管道修复工作。 险情就是命令。从9日6时进场到10时,短短4小时,现场调度施工所需的石块、2台挖掘机和6台货运车全部到位,开始作业。 7月10日,在确认水位已退至可以施工抢修水位后,后勤小组第一时间将抢修所需物料和设备运抵抢修地点,施工组立即组织人员日夜不停地施工抢修。期间,抢修进度并未因为雨势而受到影响。施工人员指挥两辆大型挖机紧张作业,一车车料石被堆填到施工便道和被损管道沟中,技术人员冒雨检验施工质量。 轰隆隆的挖掘机声不停地从堤坝上传来。挖掘机师傅李广芳、陈波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除去吃饭的时间,他们一直在这小小的驾驶室里不停地操作着机械,动作娴熟利索,手臂早已酸痛麻木。身边的手机响个不停,“我还在现场抢险,你们照顾好自己!”匆匆接起,跟家人说上这么一句,又匆匆挂断。 因持续降雨,河水又开始上涨,漫过便道和正在焊接的接口位置。为确保安全,带队领导下令停止焊接施工,人员全部上岸,抽调另一辆挖机加快便道加高及管沟底部加固进度。几个小时后,雨稍停,水位开始下降。现场指挥人员抓住时机紧急增调焊接人员,多管齐焊。 9个钢管接口,焊接一个接口需要7至8个小时。这是麻山河桃园段堤坝抢修现场焊接师傅的一场“硬仗”。直径1.5米的供水钢管外冒雨焊接,钢管内缺氧焊接,这是焊接师傅的工作环境。即使有临时雨棚和雨衣的保护,但每个人依然被淋得浑身湿透。12日晚上,经历了3天风里来雨里去高强度作业的张懿凤发烧了,并一度出现呕吐症状,现场的同事纷纷劝他:“赶紧去医院治疗!”但他只是稍作休息,便继续在一线开展抢险工作。“那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把钢管焊接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回忆当时的情景,张懿凤说道。 连续的工作、长时间的淋雨和焊接火光的刺激,让焊接师傅俞永浩眼前视线变得模糊,但他知道此时正是焊接工作的关键时刻,必须尽快完成。在车子里躺了一会儿,他又走问钢管,拿起焊枪继续焊接。 就是在这样的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下,焊接师傅们抓紧每一分每一秒,高质量完成了任务。 15日下午,全部管网抢修任务完成,顺利实现试供水,全区20多万人的生活和工业用水得以恢复。 当听到供水恢复的消息时,所有施工人员疲惫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