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安源区政府 查看内容

这个“树状工作法”很给力~~

2019-7-17 10:35|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安源组工微讯

摘要: 近日,由《江西改革动态》(2019年第43期)刊发的《安源区探索创新社会组织党建“树状工作法”》文章中,安源区“树状工作法”作为我市唯一社会组织党建典型经验做法被省改革办采用推广宣传,进一步激发了社会组织党 ...
      近日,由《江西改革动态》(2019年第43期)刊发的《安源区探索创新社会组织党建“树状工作法”》文章中,安源区“树状工作法”作为我市唯一社会组织党建典型经验做法被省改革办采用推广宣传,进一步激发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红色动能”,安源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打造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安源样板”。

     近年来,安源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改革创新,探索创新党建“树状工作法”,从党委、党支部、党员活动、党员志愿者、服务群众五个层面着力,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抓党建、增活力、促发展”的效果不断显现,“以党建带群建、以群建促党建”的局面逐步形成。

聚焦社会组织党建难点堵点“破题”
      安源区坚持问题导向,为摸清社会组织党建基本情况及难点堵点,根据中央《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意见(试行)》精神,由区委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统战、工商、税务、工会、工商联等单位,联合教育、交通、司法、民政、卫生等社会组织行业系统主管部门,采取进企业、进社区、进园区、进商(协)会、进农村等方式,逐户走访、逐一登记,集中对辖区内有实体、有人员、有经营活动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进行“地毯式”摸查。做到“六清”,即经营运行情况清、职工队伍情况清、出资人情况清、党员队伍情况清、建立党组织情况清、未建党组织原因清。通过全面调研摸底,找准了社会组织党建存在的问题,相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而言,社会组织管理相对松散,负责人兼职多、流动快,党建工作存在党组织组建难、巩固阵地难、作用发挥难、发展党员难和日常管理难“五难”问题。

创新“树状工作法”党建新模式
      为破解“五难”问题,安源区在八一街道试点,按照根、杆、枝、叶、果相互作用、促进大树健康生长的原理,创新“树状工作法”模式,通过党委管理支部、支部组织活动、活动凝聚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群众拥护组织,扎实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构建社会组织党建新格局。

我区“树状工作法”取得了哪些成绩,有着什么样的特色亮点,
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以党委为“根”,兜底管理支部,凝聚强大合力。针对社会组织数量大、活力强的特性,按照摸底数、找党员、建组织“三步骤”,变社会组织“主动上门找组织”为“组织主动找上门”,积极动员社会组织组建党支部。在八一街成立了全市首个乡镇街社会组织党委,将组织根系全面覆盖协会、协会分会、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等组织,形成“党建工作共抓、重大事项共议、品牌特色共创、公共服务共做”新样板。坚持社会组织党建“十联机制”,即服务资源联享、社区工作联做、民生保障联帮、区域党建联动、精神文明联促、公共安全联防、平安法制联创、流动人口联管、城市管理联抓、公益事业联办,不断强化社会组织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有机融合,增强社会组织“服务街道、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能力。

     二是以支部为“杆”,精心组织活动,夯实战斗堡垒。突出社会组织党支部政治学习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三会一课”为抓手,不断提升党员党性修养。选优建强支部班子,按照上级党组织选派、基层支部推荐、党员大会选举的程序,选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支部班子,定期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外出学习,先后赴福建泉州、浙江湖州、湖南长沙等地学经验、看亮点。强化党支部党员日常管理,切实解决人员难组织的问题,党员学习教育和活动实现“参与人员、时间、地点、内容”四到位。在乡镇街成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与社会组织党委各党支部共享资金、资源、政策、项目,打造以党建为引领,集社会组织培育、公益资源对接、公益理念传播一体的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以活动为“枝”,特色吸引党员,塑造志愿品牌。将社会组织党的活动与志愿活动相结合,有力吸引党员、志愿者参与党组织活动。区委“两新”组织工委每月牵头组织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各基层支部以“新时代志愿者文明实践站”为阵地,积极开展主题演讲、座谈交流、实地走访,让优秀志愿者讲述服务经验、交流服务心得、分享我与组织的故事,促使先锋模范意识筑牢党员心中。同时还积极组织党员赴甘祖昌干部学院、安源纪念馆、卢德铭烈士陵园、雷锋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开展党日活动,教育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四是以党员为“叶”,全心服务群众,展示先锋形象。各协会党支部紧紧抓住党员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要求全体党员志愿者率先垂范,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中,用行动传播爱心,用真情温暖人间。党员志愿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身先士卒,佩戴党徽、亮出身份,叫响“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的口号。支部每季度推荐优秀党员参加“最美萍乡人”评选活动,让志愿者看有标杆、学有模范,先后涌现出国家级荣誉获得者4人,省级荣誉11人、市级荣誉63人。

     五是以惠民为“果”,群众互动参与,形成党建闭环。积极引导党员志愿者投身帮贫救困、扶弱助残、倡导文明、维护秩序、爱护环境等社会公益性活动,先后共计有5万余人次参与,开展公益活动700余次,捐资捐物730余万元,惠及群众数以万计,切实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其中,全区千名党员主题活动日暨“红色引领·志愿服务”活动中,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20余支近1000人参与,帮扶对象500余人,帮扶物资10余万元。群众在享受被帮扶的同时,也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各协会组织先后吸纳新志愿者600余名,发展党员11名,有30名志愿者新递交入党申请书,培育入党积极分子5人,形成了党建闭环,带来了循环促进效应。

放大社会组织党建改革成效
      安源区以“一年抓覆盖、两年抓巩固、三年抓提升”为目标,坚持“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原则,在总结提炼八一街道“树状工作法”典型示范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提升,在全区进行推广,放大改革成效。

      一是探索了“可复制”的推广路径。按照“根、杆、枝、叶、果”五个层次,发动社会组织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全面激发社会组织热情,最大程度发挥社会组织职能优势,促使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自我管理、自主提升,实现队伍建设、党建工作多方共赢。成立区委“两新”组织工委,推进15个区级党员领导直接联系点的建设,配备3名工作人员具体抓总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区工商联、区民政局分别成立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和社会组织党委,保证改革长效运行。
      二是完善了“层级化”的工作模式。采取跟踪指导、交流互动、挂点帮扶、政策倾斜、分层激励等举措,各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形成贴合实际、基层满意的党建工作模式。在梳理八一街道具体成效后,印发了《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四项提升”行动工作措施》,分层次对全区“两新”党组织和党员提出80项具体工作指标,“点对点”找准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助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凝聚社会治理合力。
      三是形成了“闭环式”的管理格局。在全面推行社会组织“树状工作法”过程中,坚持“抓党建、促发展、优服务”工作方向,强化学习、健全组织、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区级共下拨“两新”组织党建经费100余万元,各级党组织配套资金600余万元,对“两新”党组织示范点党务人员每人每月补助200元。通过以上举措,逐步破解了社会组织党建机制不健全、支部基础不牢固、活动开展不经常、党员作用不明显、党建实效不突出等问题,基本形成党委、支部、活动、党员、服务五个层面相互串联、循环提升的党建闭环格局,促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深耕厚植、硕果累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