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腊市镇 查看内容

江西萍乡湘东区腊市镇:文明新风润乡村

2023-10-27 09:2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腊市镇持之以恒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厚植新风正气,让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激荡在广袤的田野间,获得感、满足感洋溢在农民幸福的笑脸上。在腊市镇脐 ...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腊市镇持之以恒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厚植新风正气,让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激荡在广袤的田野间,获得感、满足感洋溢在农民幸福的笑脸上。

在腊市镇脐橙基地开展研学活动

移之以情,自治凝人心

“辛苦培养的女儿白白送给别人。”“不收彩礼,女儿要被退回来。”这是农村人嫁女儿时最怕被说的闲话。当了十多年媒人的钟利琴感慨地说,过去除了彩礼,还要求豪车豪宅,但自从推行移风易俗,一切就开始悄然改变了。

2023年,竺园村着手打造了公益红娘工作室,组建了一支“娘家人”队伍,时不时开展婚俗改革喜事新办培训学习,给红娘们“充充电”。每到傍晚,村民们总能看到熟悉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登门入户开展婚事新办宣传。短短几个月,大部分村民的思想观念就从老传统迈进了新时代,“以前我觉得做媒就是撮合两个人在一起,现在我觉得这还是一份责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聘金彩礼。”公益红娘钟利琴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聘金彩礼。”徐春平夫妇对这句话有深刻体会。他们的女儿女婿是村里一对“低彩礼”夫妻。2021年,女儿准备谈婚论嫁,可当时他们的准女婿才开始工作,积蓄有限,徐春平不想给他增加经济压力,于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随波逐流,只要一万八千八的“低彩礼”表示一下即可。“男孩子只要踏实肯干,日子总会越来越好。”徐春平说道。

小刘和小李是一对通过2022年竺园美联谊活动认识后喜结连理的有情人。今年订好婚期后,他们直接选择了旅行的方式结婚。“不凑热闹,不讲排场,还可以为提振旅游消费市场出一份力。”小两口异口同声地说。

移风易俗,要从思想上形成自觉。

易之以理,德治树新风

“俺们村有一面会说话的墙!”走进腊市镇明塘村,一位村民神秘兮兮地说:“你看墙上,谁做得好、谁做得差,老百姓们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原来,这面会说话的墙其实是明塘村的“道德红黑榜”。“红榜”上,张贴着村里孝老爱亲、环境卫生整洁、助人为乐等方面的好人好事,一旁的“黑榜”上则张贴着村里乱倒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茶余饭后,村民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对评议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

“过年回家十来天就参加了6场‘人情宴’,道喜背后是苦笑”“明明腰包紧张,还要买来高档烟酒……”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以理服人”。针对婚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村干部们耐心和村民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共同制定红白喜事操办规矩,村民们纷纷表示理解,并举双手支持。

“铺张浪费害穷人,一定不能胡乱行;婚事新办丧简办,余事不能出头办。”腊市镇竺园村村民王成军编唱的移风易俗顺口溜,以接地气的方式让群众理解了政策善意、领会了政策精髓,赢得了十里八乡男女老幼的一致好评。

移风易俗,要在风气上形成氛围。

行之以矩,法治扬正道

无规矩不成方圆,推行移风易俗要行之有矩。2023年8月30日,湘东区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2023年联席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坚持在塑形中铸魂,加强人民群众思想教育和引导。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更多文化活动,增加更多文化产品供给,将移风易俗引深一层、推进一步,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腊市镇持之以恒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进村入户摸排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陋习的实际情况,剖析成因、确定治理重点;制定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细化村规民约,出台约束性措施,明确告诉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持续完善移风易俗工作机制,腊市镇始终坚持“234”工作方法,筑牢“两队”,即红白理事会持续发挥作用;村规民约年年更新。实行“三倡”,即倡导婚事新办,遏制高价彩礼;倡导厚养薄葬,遏制封建迷信;倡导节俭操办,遏制大操大办。注重“四抓”,即抓实组织建设、抓牢制度保障、抓好宣传引导、抓严日常监督。

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移风易俗,要从制度上形成规范。

看得见的环境在悄然变化,看不见的文明乡风已润入心田。通性情、明道理、守法理、求真理,一场移风易俗的改革实践正在腊市这片土地上逐步展开,一种日渐深刻的文明气息正在农村大地蔓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