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金山镇 查看内容

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熠熠生辉——记凤亭村党支部书记吴家奇

2023-10-27 10:38|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乡村广袤的大地上,活跃着一批有理想、有干劲的年轻村干部,他们肩负着振兴乡村的使命,努力探索前行。93年出生在上栗金山镇凤亭村的吴家奇就是其中的一位。吴家奇是名退役军人,2016年从部队回 ...

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乡村广袤的大地上,活跃着一批有理想、有干劲的年轻村干部,他们肩负着振兴乡村的使命,努力探索前行。93年出生在上栗金山镇凤亭村的吴家奇就是其中的一位。

吴家奇是名退役军人,2016年从部队回到家乡后,就在村里工作。2021年村里竞选村支书,吴家奇以票数最多胜出,成为金山镇凤亭村书记。这一年,他刚刚年满27岁。为什么村民们会选择这么年轻的小伙子当村支书,村副书记黄贤和说:“吴家奇退役后在村里工作四年,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他为人实在,工作上很热心,有耐心,有干劲,脑瓜子又机灵,大家都喜欢他……”

凤亭村毗邻湖南,两省两地村民比邻而居。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村里常住人口4356人,分为19个村民小组。土生土长的吴家奇对每户村民的家庭情况都比较了解,他一直有个梦想,立志要带领还不算富裕的乡亲们把日子越过越好。

  图为凤亭村航拍全景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党员干部就是带领群众前行的领头羊。凤亭村现有党员58名。2014年在部队入党的吴家奇深知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他在支委会上提出“以党风带动民风”的理念,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搭建智慧便民服务平台,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吴家奇自己就是一名退役军人,因此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村里有45名退役军人,他觉得这也是乡村振兴重要的人力人才资源,通过助推党员和退役军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和骨干作用。凤亭村村风正了,民心齐了,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

记得第一次听到村民叫“吴书记”,吴家奇有很长一段时间晚上睡不着,他深感乡村振兴任务重,压力大,担心自己阅历不足,辜负众望。当支书就要为村民服务,村民信任你,组织挑选你,那你就要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干几件让他们摸得着、看得见的事情来。担心没有用,一定要加油干!吴家奇暗暗给自己鼓劲。

上任伊始,吴家奇开的最多的会是屋场贴心会。大树下,老屋旁,几条板凳,他带领班子成员和群众围坐在一起,仔细倾听村民的诉求,认真记录、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然后一件件去落实和解决。

要想富先修路。村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修好加宽进村的道路。这条路还是在2004年修的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多年的使用早已经破烂不堪,有的地方连小车都无法通过。吴家奇多方奔走,努力争取到了资金和资源,并组织村民们无偿献出自己的土地,完成了道路的拓宽工程。现在,这条铺着沥青的宽敞大路不仅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也促进了村庄和外界的联系和交流。

  另外有一条始建于2012年的跨省通道,道路主要在凤亭村内,其中有一段三四百米的“飞地”经过湖南管辖的村庄,这条道路横穿凤亭村,修建的时候只有3米宽,目前沿途有4家工业企业,车辆进出十分不便。

“2021年我们就很想扩建拓宽。但是邻省部分村民因为占用他们的土地不同意拓宽。”吴家奇说。尽管两村相邻,但在行政区划上却分属湖南、江西两省管辖,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吴家奇带领班子成员通过湘赣边综治服务中心多次沟通商议,摆政策、讲道理,最终做通了相关村民的思想工作。今年8月,这条跨省通道正式开始扩建,从3米拓宽至5米。前不久,路修好了,村民们喜笑颜开,奔走相告。

据统计,自2021年新一届村干部上任以来,仅窄路扩宽就达3500米。道路白改黑21000平方米。如今的凤亭村,宽敞道路四通八达,压在乡亲们心里的那块多年的心病终于消除了。

村民的收入情况,是衡量乡村振兴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吴家奇关心着村民的家庭经济情况,谁家里比较富裕,谁家还有困难,他心里有一本账。2021年7月,3组69岁的老党员老曾的孙女因急性肾病住院治疗,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一家人愁眉不展,吴家奇知道情况后及时帮他报销医疗费,并且申请低保解决他们家的后顾之忧。让老曾一家感动不已。2021年11月,15组老朱作为家中主要劳动力患有尿毒症,得之这一情况后,吴家奇积极和民政部门对接,上户走访,了解病情,及时帮他报销医疗费,并且申请低保解决他们家日常生活的后顾之忧。2023年7月,10组老何家中唯一劳动力因病去世,留下年近70的老父亲和9岁的儿子,家中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到头来人财两空,爷孙两坐在一起感觉看不到任何希望,得之这一情况后,吴家奇第一时间上户走访对他们进行安抚,通过积极争取政策,为其办理低保、孤儿手续,保障爷孙两不愁四保障。在凤亭村,谁家里遇到什么难事,都会第一时间想起:“去找吴书记说说吧。”

凤亭村有四家花炮企业在村里落户,金山镇工业园也在村里,村民基本可以实现家门口就业,这是一个不错的优势,不过也导致村里撂荒地不断增加。吴家奇一户一户上门讲政策、摆道理,考虑到村民确实人手紧张,村里帮他们把荒地整理出来,引领村民种上比较好打理的高粱。今年六十亩撂荒地那沉甸甸的高粱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预计高粱亩产可达800至900斤。“今年高粱收割后我打算自己熬制高粱酒,可卖40元一斤,也可以留着家里人喝。”村民吴家辉笑着说。

  图为村民在撂荒地里种出的高粱丰收在望

吴家奇上任村支书前,村里集体经济基本为零,为了突破这个瓶颈,吴家奇联合五位村民开办养牛合作社,以村里入股的形式获取分红。现在这个养牛合作社已经初具规模,牛厂现在存栏88头,总产值大约是250万元左右。“我们还要想办法发展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吴家奇说。

  图为吴家奇在养牛场了解西门塔尔牛养殖情况 

与此同时,村里开始兴修水利,600米河道加固,清理河道800米,4200水渠修缮,三眼水塘清淤、修缮堤岸,沿岸绿化。一系列措施不仅让水利工程更加安全牢固,而且环境美化大提升,现在村民晚上也能出来散散步,眼睛所到之处都是美景,干净整洁。  

今年在村委会门口的百姓大舞台也已经搭建完成。村里成立了文艺舞蹈队,凡是喜欢唱歌跳舞的村民都可以报名参加。“成立舞蹈队的初心,就是想丰富村民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吴家奇说;“我们正在排练新的舞蹈,还有好几个文艺节目,为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文艺晚会做准备。欢迎大家都来观看。”

  图为百姓大舞台,是村民展现才艺,汇聚一堂的地方 

“这一届村领导班子很不错,事事为村民着想,做了很多好事实事,我们相信吴书记,一定会带领我们把乡村建设的越来越好。”村民们纷纷竖起拇指称赞。  

但是吴家奇这个年轻的村支书却丝毫不敢懈怠,他认为乡村振兴的道路依然道阻且长,可青春因肩扛大责、担当使命而变得更有意义,这样的青春才无怨无悔,熠熠生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