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实施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意义重大。10月27日上午,萍乡市安源区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简要介绍了安源区“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开展及规划实施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安源区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聚焦“三区同振、城乡融合”战略,以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为目标,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确定各项任务和目标。 一、主要目标指标执行良好围绕综合质效、创新驱动、协调发展、改革开放、绿色生态、民生福祉等6大领域共设置了31个具体指标,其中22个为预期性指标、9个为约束性指标。除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降幅、城镇调查失业率、人均预期寿命三个指标缺少年度数据外,17个预期性指标和8个约束性指标达到或超过规划中期预期进度,占比为89.28%。由于受外部环境变化、统计核减等因素影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实际利用外资等3个预期性指标略低于规划预期进度。 二、重大战略任务稳步实施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千方百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有序向前推进。 1.转型升级初显成效,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2022年,安源区获评全省加快工业发展加速工业崛起先进单位。具有安源特色的注塑机产业集群、智能家居产业集群逐步成型。安源景区核心区基本建成,“东南西北中”全域旅游呈现新格局,成功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南正街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江西省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入选省特色文化街区培育名单。 2.改革开放活力凸显,区域合作发展活力逐步彰显。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倾力打造了“安心办”营商环境品牌。深度融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安源工业园成功纳入长株潭园区发展联盟。与浏阳、井冈山等湘赣边8县(市、区)联合推出“重走秋收路·追寻初心源”党性教育精品路线。 3.创新驱动有效引领,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新增省级瞪羚(潜在)企业3家,达到8家,获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企业9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百斯特、八六三、伯乐智能、四通重工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4.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呈现新面貌。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创建美丽宜居庭院1600个。2022年获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区。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既有住宅电梯加装所有指标均列全市第一。 5.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靓丽。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大气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2.2微克/立方米。地表水断面优良比例均为100%,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率约76.8%,获评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安源工业园获评全省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 6.民生福祉更有保障,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坚持就业优先原则,成功打造了“安源红就创之家·零工驿站”等“安源红”就业创业之家四大平台。教育资源扩面提质,深入实施化解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城区义务教育新增学位3000余个。医疗卫生优质均衡,相继完成了区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区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等项目,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养老托育示范发展,创新打造了“安源红邻里之家”养老品牌,探索了“六社联动”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不断完善,每千人占托位数达3.36个。 7.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平安安源建设纵深推进。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率先探索“安源红”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幸福360工程”。花园社区获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江矿社区获评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不断巩固。社会风险有效化解,经济金融安全稳健运行,维持政府债务率在黄色等级的安全区域;开展“保交楼、稳民生”攻坚行动,部分楼栋实现提前交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