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问题在贴心会上都有了解决的答案,干部就是我们的贴心人。”这是萍乡经开区彭高镇周江村村民胡北云参加“屋场贴心会”的切身体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萍乡经开区聚焦基层难点痛点堵点,结合“四下基层”争当“群众贴心人”活动,用心用情解决一批群众的烦心事、企业的困难事、人才的揪心事,让发展成效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主动下访 做实群众“贴心事” “小学改建什么时候动工?狮形岭路什么时候能修好?路旁摆摊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在周江村荷花形广场,一场“屋场贴心会”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拉开了帷幕,彭高镇机关党支部、周江村党总支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们围坐一起,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真诚的态度、实实在在的举措,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屋场贴心会”和“小院议事会”不仅打开了“开门搞教育”的大门,更是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党员干部主动走出办公室,争当“群众贴心人”,走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了“被动接访”向“主动下访”的转变,通过“面对面”倾听群众的诉求,实打实扎根一线调查研究,更好地找准症结,推动问题解决在基层。主题教育启动以来,该区共开展“屋场贴心会”106场、“小院议事会”65场,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35条,现场解答82条,解决民生实事64件,其余事项正按时序推进解决中。 一线走访 解决企业“烦心事” 日前,在甘源食品四期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大型吊装机正在有序作业,现场一派忙碌景象。“这期项目得以快速推进,离不开特派员的大力帮扶。”甘源食品项目负责人说道,“目前项目1、2号车间正在进行场地改造及装修施工,原料及精选仓已基本达到使用条件,整个项目预计12月能全面完工。” 据悉,萍乡经开区深入推进企业特派员大走访活动,聚焦企业发展与项目落地,以最大力度、最实举措大力开展政策宣讲、要素保障、纾困增效等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根据职责,特派员须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与企业的服务联系,确保做到无事不扰、有需必应、认真倾听、快速响应,及时反馈企业诉求,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发展。着力为企业“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梳理从中央到地方的惠企政策,加强对涉企政策的宣讲、推送,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全面了解企业当前生产运行情况,围绕企业的突出共性问题,研究针对性对策举措,指导企业谋划发展思路,提振发展信心。同时强化要素保障,对接企业需求,做好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已派出企业特派员46名,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项目联系帮扶全覆盖。 暖心回访 办好人才“心头事”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全区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研发型人才和‘工匠型’人才严重不足”“本地产业工人外地务工多,企业招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近日,一场带着问题找答案、围绕问题定对策的“人才面对面”活动在周江产业园举行,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园区企业代表和人才代表共同参与研讨,收集建议诉求7个,协调解决5个。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为进一步破解本地引才用才等难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萍乡经开区动真格、出实招,通过“人才面对面”平台,研讨推出系列举措各个击破人才“引育留用”难题。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组织54名优秀党政人才成立了18个党建(人才)工作指导组,针对全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骨干企业开展常态联系服务;与金慧融智科技和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共同建立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打通人才贯通培养、精准育才通道;推出星空夜市招聘会等“摆摊”纳才活动,进一步畅通企业和人才沟通渠道,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充分就业;开展“才聚经开高校行”“青年人才就业行”等引才活动,促成近400人达成就业意向;依托智联招聘等公司,构建驻外招才引智工作站,搭建“中高学历人才供需生态平台”,将全国各地、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省外人才数量、赣籍人才数量、类型、流向、分布与产业布局有机衔接,实现产业、岗位、人才精准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