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区 查看内容

飞越南繁基地的湘东制种好儿郞

2023-11-1 10:28|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风吹稻浪,金穗垂首,是庄稼人最幸福的时刻,也是制种人最欣慰的时刻。在地处热带的海南“育种天堂”——南繁基地,千千万万制种人像“候鸟”一样往返基地与家乡,两脚裹泥背朝天,牢牢攥紧中国种子,种好中国粮。海 ...

风吹稻浪,金穗垂首,是庄稼人最幸福的时刻,也是制种人最欣慰的时刻。在地处热带的海南“育种天堂”——南繁基地,千千万万制种人像“候鸟”一样往返基地与家乡,两脚裹泥背朝天,牢牢攥紧中国种子,种好中国粮。海南农峰南繁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江西省萍乡市杂交水稻制种协会会长、萍乡市湘东区排上镇南繁流动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萍乡市牵手爱心志愿者协会南繁分会会长张海峰就是其中一个。他的故事里,有稻田里的瞬息万变,更有“江湖”中的侠客义气。

初生牛犊“闯江湖”,诚字为本

1977年出生的张海峰是湘东区排上镇排上村人。1993年冬天第一次去南繁制种基地时,张海峰还是个“愣头青”呢。在制种大户叔叔张理高的熏陶下,张海峰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热爱农业的“种子”。来到三亚市羊栏镇新联村,住的是漏风茅草屋,吃的是乱炖大锅菜,不仅条件艰苦,劳动量也很繁重,炽热的阳光下,每天几乎从睁眼干到闭眼,蚊虫叮咬更是家常便饭,但“荒野求生”式的制种经历却让他学到不少田地里的知识。

1995年,张海峰前往袁隆平任教过的湖南安江农校脱产学习。有了前两年在田野里摸爬滚打过的经验,再加上自身对农业的热爱和钻研,三年半时间里,张海峰在杂交水稻专业的理论、实操一直是专业第一。

毕业后,张海峰回到了海南,独立管理13000亩种田的生产。除了时刻关注种田,每天骑摩托车跑一百五六十公里,往返在三十几个工地送货成了张海峰的日常,即便如此他也任劳任怨:“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你负责任那就肯定是吃力的。”

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有拼劲闯劲,更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心性。2000年,张海峰不顾叔叔劝阻,想要自己出来闯一番事业。他和朋友合伙,在海南乐东县抱岁村租下了两百亩田。刚开始一路顺风,可好景不长,2004年,他承包的制种田损失惨重,不仅把东拼西凑带去的十几万赔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三十几万的外债几乎压弯了这个年轻小伙的腰,巨大的压力、未知的前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那段日子成了张海峰心底最灰暗的回忆,他在田间大喊大叫、哭泣,回应他的也只有沉默的土地。

饶是如此,张海峰也没想过放弃,反而愈挫愈勇想尽快还清债务。2004年,在家人、朋友的鼓励支持下,他又回到海南。债主之一——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给了这个诚恳窘迫的年轻人一个机会——300亩种田,而张海峰也没有辜负公司的信任。接手种田后,他没日没夜、不眠不休,整个人累得又黑又瘦。用心血汗水培育出的良种没让张海峰失望,一年辛勤劳动后,他还清了公司债务,也得到了公司的肯定,第二年直接给了张海峰800亩种田,他也终于在2006年把所有债务还清,挺直腰杆奋斗。

“武林盟主”无私心,大义为先

无债一身轻,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让张海峰在制种行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自己的“制种版图”一扩再扩,制种事业也是顺风顺水,并在2013年担任萍乡市杂交水稻制种协会会长。“真的不想当。”一向淡泊的他嘴上这么说,可做起事情来却毫不含糊,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

尽管自己工作繁忙,张海峰还是尽可能多地把时间花在协会,事事以协会为先,是协会不收一分钱工资的“大管家”。只要会员有困难,张海峰件件必回应。只要协会有事,张海峰即使在外地也会特地坐飞机赶回海南。

每年签订制种合同时,张海峰都会带着制种协会的会员们去和种业公司谈种价。面对大公司的压价,张海峰总抱着“宁愿得罪、绝不降价”的原则,一路“披荆斩棘”,有的种业公司甚至扬言要“封杀”他,而他自己所在的制种公司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可张海峰却不以为意:“种价下跌,始终是伤农,我身为会长要有所牺牲也是应该的。”

闲暇时,张海峰还经常组织旅游、主题活动,拉近会员之间的关系;遇到矛盾纠纷,他又去充当“和事佬”,招呼大家“和气生财”。

十年来,张海峰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为己谋私。协会发展壮大,少不得接洽、应酬,张海峰每次都是自掏腰包,只要是对协会有帮助,总是义不容辞:“我自己也是制种大户,协会好,我也好。”张海峰笑得憨厚。

“他可能不是制种专家,但却一心一意帮助行业发展。”南繁制种办公室主任文献这样评价张海峰。

“行侠仗义”真性情,心存大爱

从困境中走过来的人,对别人的苦难总是难以袖手旁观。在了解到湘东区牵手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文兰英的事迹后,张海峰深受感动,也开始去帮助他人。每年,张海峰都组织协会会员不定期前往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为留守儿童送温暖,为寒门学子捐款助力……这群心有大爱的制种大户们,既是萍乡市杂交水稻制种协会会员,也是萍乡市牵手爱心志愿者协会南繁分会会员。疫情期间,在张海峰动员下,会员们个个慷慨解囊,为排上镇捐款18.8万元用于购买抗疫物资,雪中送炭的温暖情谊亦是这群“候鸟”们的大义。

2019年疫情期间,张海峰虽人在他乡,却时刻关心家乡情况,东奔西走从海南收购蔬菜,个人出资为家乡捐出蔬菜三十余吨。得知口罩紧缺,他又各方打听,从马来西亚高价购买5元一个的口罩送回家乡。

张海峰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有时候去做志愿服务时他虽是个人出资,但总喜欢以协会的名义进行捐赠,问及原因,他才坦白:“我想带动协会的会员们也加入志愿行列里面来。”平时有时间,张海峰还喜欢和文兰英“取经”,碰到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也常常请教。

不管经历了人生的喜剧、悲剧还是灾难片,江湖人的侠义气概不能丢,张海峰有着自己的江湖规矩、江湖义气。是敢作敢当的豁达,今朝欠债遥无期,可“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东山再起的勇气,纵使前路风雨劲,亦要“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心有大爱的胸怀,抱团取暖谋发展,只愿“天下寒士俱欢颜”……自20世纪70年代踏上南繁之路以来,数以万计的湘东制种人埋头苦干、默默耕耘,将南繁精神传承在湘东大地上,持续接力推动种业振兴。如今,入选国家级制种大县建设名单的湘东区,年均制种面积达16万至18万亩,占全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12.5%以上,其中南繁制种面积15万亩以上,年亩产量约200公斤,年生产种子近2600万公斤,占全国南繁杂交水稻种子供种量的85%,让“水稻制种看南繁,南繁制种数萍乡”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