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感人的小故事~ 近年来,凤凰街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典型感人事例,他们秉承着不求回报的精神,积极主动的为村(社区)群众服务,诠释着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凤凰在线”公众号将进行刊播,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感受凤凰正能量。 06 萍乡好人周金兰 在凤凰街江湾社区有这样一个人,她在健全人的眼里,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残疾人;而残疾人的眼里,她又是一个最贴心的“知心大姐”。周金兰用一颗金子般的爱心,残障而不屈的身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时处处为残疾人朋友着想、为他们服务。这一干就是18年,她以残助残,用实际行动让残疾人的心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生活的“强者” 周金兰因患病从小右眼失明,丈夫罗富财因小儿麻痹而导致双腿残疾,夫妻二人都在市友谊开关厂这一福利企业工作,夫唱妇随的日子过得还算知足。可是,自从企业下岗后,生活的压力和身体的残疾给了她重重的打击。身为一名残疾人,周金兰深知残疾人生活的苦与难,那种滋味是健全人无法想像的,但困难挫折并没有阻挡住她对生活的渴望和热爱。为了维持家庭生计,腿脚不便的丈夫每天零晨3点起来做甜酒,而她担着重重的一担甜酒走街串巷,沿街叫卖。她还去卖过保险,打些零工挣钱,用瘦弱的躯体挑起家庭的重担。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更好了,一家人现在又在广场路旁开起了一家打字复印店,生意红红火火,日子也过得甜甜美美。 残联人的“知心姐姐” 周金兰一家人所住的原市友谊开关厂家属区是一个残疾人集聚地,有各类残疾人168人。由于长时间与残疾人相处,这些残疾人朋友每逢遇到什么困难,首先会想到找她帮忙。早在2010年时,当地卫生环境特别差,十几年来的垃圾一直没有人拖运,堆成了一座垃圾山,真是臭气熏天,危害居民的身心健康,厂区的残疾人叫苦连天,就是过路人闻到臭味都绕道而行。周金兰左思右想,如何把这一难题解决呢?后来,她多次联系街道、社区,最终请来环卫部门,清运垃圾30多车,终于移平了这座“山”。以前家属区的盲道破败不堪,污水横流,坑坑洼洼,盲人过路经常摔倒、受伤。后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她经过多方奔波,由街道、社区发动社会捐款捐资,把盲道修到了家门口,环境好了,面貌焕然一新。 她不仅平了一座垃圾山,修了一条为民路,还搭起了一架“连心桥”。身为残疾人的她,对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疾苦有着比常人更深的了解。周金兰自愿担任社区义务小组长,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她经常到残疾人家中走访,和他们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向社区反映他们的困难,让社会各界关注这个弱势群体的心声。虽然她自身也右眼失明,却坚持经常为盲人邻居们打扫卫生,又与60多岁的盲人邻居向婆婆结成对子,定期帮婆婆理发、剪指甲,经常帮她买菜买米,和她谈心。对此老人更是激动不已,经常说:“小周心思真是好啊!我自己的儿女都根本没法比。” 在给残疾人带来快乐时,周金兰也快乐着。“有人说我怎么那么愿意管闲事?其实我真是不由自主,看到邻里家庭和谐了,我就打心眼里高兴”,周金兰脸上洋溢着惬意的微笑,“当我为残疾朋友找到工作时,当我为一名又一名残疾人提供帮助时,我享受着成功的幸福;当我听到残疾朋友、陌生人、同事亲切地叫我‘周姐’时,我体会着被需要、被尊重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