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上栗县 查看内容

上栗:“群众贴心人”贴近群众心

2023-11-2 12:14|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大江网-信息日报

摘要:  老人悠闲散步,小孩追逐嬉闹,男男女女尽情舞蹈……国庆假期,萍乡上栗县东源乡东源村龙山山体运动公园格外热闹,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而在半年前,这里还是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当时面对没资金和土地、山岭 ...

 老人悠闲散步,小孩追逐嬉闹,男男女女尽情舞蹈……国庆假期,萍乡上栗县东源乡东源村龙山山体运动公园格外热闹,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而在半年前,这里还是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当时面对没资金和土地、山岭等权益不清等难题,该村利用屋场贴心会和贴心网格员,做实做细群众工作,最终将这里打造成为一个景色宜人的休闲公园。这是上栗县“群众贴心人”解决基层矛盾的一个生动缩影。

  2008年初,上栗县选派1284名党员干部回到出生地,充分发挥血缘、亲缘、地缘优势,利用乡情、亲情、友情资源,组建“群众贴心人”队伍,到矛盾多的地方去、往矛盾“窝”里钻,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如今这支队伍已发展至上万人,在县乡村组构建起了“一竿到底”的群众工作网络。

  15年来,上栗县强化党建引领,从构建贴心工作网格到搭建智慧服务平台,从开好“屋场贴心会”到办好“群众贴心事”,“群众贴心人”紧扣当前基层治理中面临的新任务、出现的新问题,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作为其创新发展的基本点,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丰富发展,展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成为萍乡提升基层党建整体水平的主要品牌。

上栗镇屋场贴心会

  村组报到亮身份当好“群众贴心人”

  “感谢‘群众贴心人’,是他才得以让我的企业延续生存下来。”提起上栗县高山村第十二小组组长谭其冬,银杏花炮厂负责人徐丽明激动不已。

  2013年,银杏花炮厂因经营不善,欠下百万元征地款和工资,企业生存面临考验。此时,作为“群众贴心人”的谭其冬主动站出,以个人担保,协调解决村民部分实际问题,助力企业恢复正常运营。

  “都是乡里乡亲,我担保,大家更愿意相信。”谭其冬笑着说,如今,花炮厂的欠款基本支付到位,村组有80%以上的在村劳动力在花炮厂得以就业。

  在高山村村委会门口广场上,还有69位与谭其冬一样的“贴心人”信息被公开着,他们都是本乡本土的党员干部、村组干部,群众有诉求和意见,只要拨打公示牌上的联系电话,就可快速有效得到解决,或建立帮扶通道。

  乡土最香,乡音最响。喊得出乡音、沾得上乡土的干部才是群众心中最贴心的人。

  近年来,上栗县以乡土、乡情、乡愁为纽带,通过推行“贴心服务村组通”,要求“群众贴心人”回到出生地所在村组,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服务群众“零距离”。

  金山镇为推进赣湘合作产业园建设,“群众贴心人”带头讲政策、签协议、化纠纷;东源乡桥头村为解决全村污水直排萍水河问题,“群众贴心人”带头腾地,设施设备占地问题未发生一起矛盾纠纷;桐木镇蕉源村面对罕见旱情,10余名“群众贴心人”带头自救,带动村民以“手挽手”接力方式开展深井清淤,成功解决了村组应急用水难题……一个个让百姓津津乐道的故事,展示了“群众贴心人”的积极作用和主动担当精神,也体现出群众对当地政府的服务更加满意和认可。

  “只有主动贴近群众,理解群众,站在他们的角度做工作,大家听得进去、愿意相信,矛盾才更容易化解,这样才能当好‘群众贴心人’。”上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继金说。

  屋场吹哨听民声把“话筒”交给群众

  位于上栗镇水源、达塘、泉塘三村交界处的“泉之源”田园综合体,美景如画,游客如织。而在几年前,三个村庄曾长期存在用水争端,泉塘水库无法得到有效管理,生活污水直排,水质越来越差,环境整治迫在眉睫。

  “问题在塘里,根子在岸上,必须找到齐心治理办法。”上栗镇二级主任科员何秀兰说,2019年,为了破局,镇里决定在泉塘村召开一场由“群众贴心人”、镇里驻各村工作组、屋场的户代表等组成200多人的屋场贴心会。

  “开发是好事,最后会不会烂尾,反倒让我们没有水源灌溉”“开发搞旅游,收益算哪个村的”“有水上游船项目的话,我要买游船”……屋场贴心会上,村民们畅所欲言,把最真实的想法都一一说了出来。最终,经过商议敲定三村联合成立合作社,由每村分别向村民各自筹集3.3万元资金,共同开发“泉之源”田园综合体水上游船项目。

  “投产一个多月后,就成功收回投资成本。如今,水库附近环境变好了,在外老表返乡创业氛围也更浓厚,业态也丰富起来了。”何秀兰说,他们充分利用屋场贴心会,化解矛盾、筹集资金、资源利用,把件件事情都办到群众心坎里。

  “贴心人,贴心做,村里来了好干部;贴心人,贴心话,干部架子放得下……”村民们的一段顺口溜,表达了对屋场贴心会增进党群鱼水情的深刻感受。

  “党建引领到底是引领什么?在探索解决物业和居民之间矛盾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党建引领的是群众的心声。”上栗镇平安社区党组书记黄先根说,通过召开屋场贴心会,把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解决群众反映的忧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屋场贴心会是2016年上栗县在全面深化总结“群众贴心人”工作机制基础上探索出的基层党建新模式,以村(社区)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小组为依托、以自然村组屋场为阵地,向群众面对面宣讲政策、心贴心征求意见、实打实推进项目、点对点破解难题,从而将工作下沉到村组、政策宣讲到村组、感情联系到村组、信息连接到村组、贴心服务到村组、难题解决到村组。目前全县上下呈现出组组都有群众贴心人、人人争做群众贴心人的生动局面。

  自己的事自己议、自己定、自己管。上栗县委组织部部长易军表示,这样的“会议”是有生气、接地气、冒热气的,干部群众“同在屋檐下,同坐小板凳,同喝大碗茶,同谈一席话”,真正做到了把“话筒”交给群众,并解答群众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它既锻炼了干部群众工作经验,也增进了党群鱼水情。截至目前,上栗县共召开屋场贴心会2800多场。

  清单销号办实事数字智能更贴心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办好“群众贴心事”是开展“群众贴心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微信发起:‘六村组村民刘女士反映,因腿脚不便,想去银行办理业务,希望村上能帮忙’;进度结果:‘村委委员第一时间到她家,接她去办理好业务并安全送回家’”“微信发起:‘家门口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晚上不亮’;进度结果:‘已派人维修’”……9月中旬,上栗县群众贴心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彭世军向记者展示上栗县“群众贴心人”活动数字智慧平台的最新结办案例。

  “这些都是小事,但也是服务群众最真实需求的事,开发推广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让党员干部更贴近群众。”彭世军介绍,去年10月,上栗县推广开发“群众贴心人”活动智慧平台微信小程序,让群众实现在“指尖”反映诉求。

  据介绍,上栗县依托“赣服通”“赣政通”两大平台,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群众贴心人”活动数字智慧服务平台、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等资源整合,全面提高便民服务和社会治理效率。

  “群众需求‘一键上报’、贴心承办‘一键对接’、工作动态‘一图掌握’,有效压缩群众诉求和信息响应时间,进一步叫响了村组吹哨、服务报到、问题销号,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据悉,该服务平台自2022年10月上线以来,上栗县25000多名党员干部、网格员、基层群众(户代表)等已完成线上注册,线上收集群众诉求2.7万件次,完结2.5万件次。

  “15年来,我们做到了决心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劲头不松、保障不缺,从最初的维护和谐稳定,拓展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上栗县委书记利军表示,通过开展“群众贴心人”活动,实现了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作风在一线转变、干部在一线成长,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涂文华、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乐伟聪 文/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