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栗县金山镇强化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功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点带面,突出引领作用,夯实阵地建设、探索共建模式、提升服务效能,以高质量党建工作为赣湘合作产业园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内驱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阵地建设 金山镇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致力完善服务群众功能,高标准、高质量创办金山党校,建立金山镇党建综合体,强化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大阵地”建设,健全自治组织、议事组织、群团组织、经济组织“四大保障”体制,创新构筑“一核支撑、三方同筑、四元共治”新型基层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系统升级之路。该镇以全县首家乡镇党校为试点,积极尝试“一点多能”办学模式,采用“一站赋能”培养机制,围绕乡镇党员和园区职工“两大服务主体”,拓展技能培训、农耕体验等课堂的“1+2+N”课程体系,组建“专业师资”“兼职师资”等“一专多能”师资队伍,确保党员教育、人才培训全覆盖。 深化共治共享,探索共建模式 金山镇围绕赣湘合作产业园发展,充分整合园区周边村(社区)党组织资源,对周边村集体现有基建设施进行提升改造。该镇精准对接企业职工、村(社区)群众多元化需求,以中鹤村为试点,建立金山镇创新创业中心,提供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居家养老等个性化服务;优化创新创业中心营商环境,吸引企业入驻,引导园区周边商圈业态健康规范发展,为村集体每年增收20万元。该镇着力构建“镇党委—共同体党组织—村级党组织—贴心网格员”组织链条,推进“村社企合作”,创新“党建联盟”“企业家红色驿站”做法,通过组织联建、村企联营等方式,走出一条集体增收、治理有力、服务高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紧盯“烦恼指数”,提升服务效能 金山镇挂牌成立全省首个工业社区——宝华工业社区,全面推行“园区烦恼指数”,将烦恼列入清单,建立工业社区“2+1+3”管理运行机制,对企业招工用工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园区配套不完善等急难愁盼问题进行细化量化。此外,在整合既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出台医疗、教育、住房等政策措施,有效提高园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该镇全面推行“365天不打烊”工作模式,错时延时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制定帮办、代办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完善服务流程;持续深化拓展“群众贴心人”工作机制,常态化推行“贴心服务村组通”工作制度,打通服务周边群众、服务园区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