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恒琦、彭心悦)“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时常会接到辖区居民反映的问题需要及时处理,现在上级单位和党员都来帮忙,服务群众的力量增加了,工作起来更有劲了。”谈及“双报到”带来的变化,近日,安源区八一街老站社区党委书记何凤娇深有感触。 为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让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面对面”解难题、“心连心”办实事,安源区全面深化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工作,真正让基层群众感受到新变化,以更接地气冒热气的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 安源区总结以往开展党员“双报到”的经验做法,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党员到社区报到和结对共建工作实效的通知》和《安源区“双报到双报告”工作管理办法》,按照“按需分配、相对均衡”的原则,统筹考虑报到单位资源力量、职责职能以及社区规模需求和承载力,将66个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分配到48个社区,确保社区全覆盖、应报到尽报到。 该区全面推行“三清单一协议”制度,通过建立需求、资源、项目3项清单,发挥各方面优势,推动更多资源、更优服务下沉社区。区级单位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和资源优势,制定“共建资源清单”,社区党组织在充分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共建需求清单,最后在精准对接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的基础上,协商建立共建项目清单,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共建项目。同时,各镇街党委制定本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与共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党建联建内容,推行“组织联建、党员联育、活动联办、资源联享、服务联抓”工作机制,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与城市基层党建互联互动、共同提升。 该区积极推动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参加1次社区党组织生活,与社区干部进行1次座谈,开展1次社区调研、认领1个“微心愿”,当1天社区志愿者,结对1户困难群众,每年至少认领1个志愿服务岗,帮助居民实现1个“微心愿”。社区党组织紧扣基层治理实际和群众需求,通过建立社区居民信息库和“双报到”微信工作群,分类提供服务岗位和群众需求,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及时征集发布群众“微心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职党员围绕政策宣传、社区治理、文明创建、治安巡逻等内容,“组团式”参加社区组织的环境整治、法律援助、矛盾调处、医疗保健、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行”。 截至目前,安源区1570余名在职党员主动前往社区报到,认领社区群众“微心愿”500余个,组织在职党员开展反诈宣传、爱心义诊、文明劝导等活动200余场,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0余个,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我们将进一步丰富服务形式,推动‘双报到’工作走深走实,增强基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安源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